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對於他人的評價特別敏感,對任何一點批評都顯得異常在意。一旦受到質疑或指責,他們便會條件反射般地進行反駁,而面對挫折和失敗時,又往往陷入深深的自責與沮喪之中。
心理學領域將這種現象稱為“消極認知偏差”,即在認知過程中對負面資訊的過分關注,這常常導致個體低估自我價值和能力。那些自尊心過強的人,很多時候其實是因為他們的認知層次不夠高。
01 認知越低,越急於證明自己
比如,《圓桌派》裡曾分享過一個故事:一個男子為了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竟然花錢請知名主持人來主持自己的婚禮。他在背後做足了工作,只為了讓外界認為他的婚禮盛況空前。然而,這種過度的自尊背後,其實是一種對他人看法的極度依賴。
作家霧滿攔江曾說:“因他人的目光而糾結痛苦,不是真正的自尊,而是認知扭曲的一種表現。”一個人如果內心不夠強大,就很容易受外界評價的影響。
楊天真放棄了光鮮亮麗的經紀人職業,轉行成為大碼女裝博主,雖然遭遇了許多非議和質疑,但她從未被這些外界的聲音所動搖。她說:“當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時,別人的看法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許多人在面對外界惡意時,總是試圖去解釋和證明自己的清白。但這樣的行為,實際上是在向那些對你持有偏見的人獻媚。一個人的認知水準越高,越能淡然處之,不被外界聲音所左右。只有當你不再依賴外界的認可,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02 認知越低,自我意識越膨脹
在人們對是非的判斷上,體現了不同的心理境界:
最高境界是能夠直面並立即糾正自己的錯誤;
較高境界是雖知有錯,亦能承認,但會選擇保持沉默;
較低境界是明知有錯,卻拒不承認,不容許他人干涉;
最低境界則是堅信自己無錯,從不反省。
現實生活中,后兩種心態的人由於固執己見,往往會頻繁碰壁。
美國管理學大師吉格早期事業小有成就后變得目中無人,不僅輕視同事的失誤,還抱怨客戶過於苛刻。結果,他不斷與人發生衝突,短短5年內換了17家公司,最終陷入財務困境。直到一位新公司的領導提醒他關注提升業務能力而非爭鬥,他才反思並開始接納不同意見。
幾年後,基於自身經歷,吉格創立了人際關係課程並成為暢銷書作者。
心理學中的“達克效應”揭示了一個現象:能力欠缺者往往難以察覺自身的不足,容易得出錯誤結論並堅信其正確性。相反,高層次的人更懂得虛心納諫,不熱衷於維護自己的“正確”。
正如古人所說:“一個虛心學習、經常反省自身缺點的人,在追求智慧的道路上會走得更快。”當一個人認知水準提升、視野開闊後,便不再固守己見,而是能夠兼收並蓄。這看似是對“自我”的放棄,實則是邁向人生新境界的起點。
03 認知越低,越難以承受挫折的打擊
以饒雪漫的小說《離歌》中的毛北為例:這位優秀的男孩因為高考時忘記帶准考證而崩潰。他原本決心考入北大,但一次失誤讓他感到絕望,最終選擇了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留下“我是個失敗者”的遺言。
實際上,奪走毛北生命的並非失敗本身,而是他對失敗的錯誤看法。心理學家埃利斯指出,人們往往不是被事情本身困擾,而是被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這源於他們認知的差異。
認知低下的人通常只能看到眼前的困難和挫折,而無法看到長遠的機會和希望。相反,認知層次高的人則更能接納生活中的不如意,並能從中尋找進步的空間。例如,倪萍在央視初入職場時受到領導的嚴厲批評,她沒有懊惱,反而將其視為成長的機會。余華在寫作道路上多次遭遇退稿,但他並未因此灰心,反而更加堅韌地繼續前行,最終成為知名作家。
在《反脆弱》一書中提到,有兩種人生狀態:一種是像玻璃球一樣易碎,另一種是像橡膠球一樣具有彈性。前者一旦受挫就會自我否定,而後者則能以彈性思維看待一切,不斷學習和成長。
認知高的人能放下自尊,承受暫時的失敗和漫長的低谷期,從而救贖自我、成就自我。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認知層次,以更寬廣的視野和更堅韌的心態面對生活挑戰。
04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都在接觸大量資訊。但對於認知層次較低的人來說,他們往往難以分辨真偽,容易被虛假信息誤導,甚至成為謠言的傳播者。
社交媒體上常常流傳著各種聳人聽聞的消息,如“某明星婚變”、“某地發生恐怖襲擊”等未經證實的消息。這些消息一旦被證明是假的,傳播者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實際上,問題不在於資訊本身,而在於人們是否有辨別真偽的能力。只有具備足夠的認知層次,我們才能更理性地看待各種資訊,避免被虛假資訊所誤導。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向認知層次較高的人學習。他們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輕易相信他人的說法,而是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並進行深入思考分析。這樣才能在這個資訊泛濫的時代保持清醒的頭腦。
05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時常會遇到矛盾和衝突。對於認知層次較低的人而言,他們容易情緒化,不能理性解決問題。
例如在工作中遇到同事的批評或指責時,一些認知層次較低的人可能會情緒激動,如憤怒、沮喪等。他們可能與同事發生爭執或冷戰,甚至選擇辭職或報復。然而這種行為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使矛盾更加激烈。
相反,認知層次較高的人能保持冷靜和理性。他們會認真分析批評和指責並尋找自身不足之處。他們會積極面對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在工作上取得好成績。
我們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認知層次,學會更理性成熟地對待各種矛盾和衝突。這樣我們才能更從容自信地應對各種挑戰。
寫在最後:
有人指出,自尊心過強的人通常顯示出內心的脆弱性。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建立堅實的自我認知體系,內心缺乏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使得他們在面對挑戰時容易感到不安和擔憂,一旦遭遇逆境就缺乏足夠逆商來應對,傾向於自我放棄。當我們感受到內心消耗和自我懷疑時,除了默默積累實力外,更重要的是努力提升認知水準。站在更高的層次、擁有更廣闊的視野時,我們自然能從容不迫地面對挑戰。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能堅定前行,最終迎來成功的時刻。記得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