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釣大魚!這些地形最先有魚,別錯過
更新于:2025-03-25 23:20:44

春季雖然是釣魚的旺季,但是魚情變化非常大,原因就在於氣溫變化幅度大。整個春季氣溫變化幅度非常大,而魚情是跟著水溫變化的,所以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魚情特點。春季的魚雖然好釣,但是不懂得其中的規律還是釣不好的。春季講究釣早,釣早的說法只是趕上最先進食的這波魚,而魚的種類不同覓食的水溫不同,水面大小不同升溫也不同,這就導致有的水面出魚有的水面還沒動靜。有的水面聽說出魚,等去的時候發現魚被釣光了,其實不是被釣光了,而是魚情已經過了。

魚的種類不同,覓食的水溫也是不同的,其中鯽魚有最耐寒的特點。水面不同升溫也不同,小水面升溫最快。所以春季釣魚一定是從野河、長溝等水面釣鲫魚開始的,然後才是升溫更慢的大水面。大魚都不如鯽魚耐寒,而釣大魚也主要是在大水面為主,所以不管是魚的覓食溫度還是水面的升溫快慢,鯽魚的魚情都是在前的,其他魚類的魚情會晚一些。比如說鯉魚,其實鯉魚也耐寒,但是比鯽魚稍差一點。而釣鯉魚主要是中大水面為主,這就導致鯉魚的魚情比鲫魚晚了一個節氣,其他的魚不耐寒,魚情顯得更晚一些。

春季魚情最好的階段應該是過了驚蟄之後,這時候氣溫回升,水溫開始升高,當淺水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魚兒開始從深水進入淺水取暖和進食,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春釣灘。所以總體來說,春季最先出魚的地方是淺水區域,這個淺水區域也不是單純的水淺就行,因為水淺不安全,所以更加注重地形的選擇。水草、蘆葦叢、橋墩、樹樁、沉船等等障礙物區域,更適合魚類躲藏,所以這是最先出魚的地方。這裡要注意,向陽的位置更暖和,所以最先出魚的肯定是北岸、東岸的一些障礙物。

如果沒有小水面可選,那就釣大水面的一些支汊,因為支汊相對於大水面來說有升溫更快的特點,而且食物更加豐富,這是春季大水面最先出鯽魚的地方。要是釣體型大的魚類,自然是釣大水面為主,而大魚也不喜歡躲在水草區域,因為大魚無法在水草區域輕鬆的穿梭。大水面最先出魚的地方主要有這樣兩個,第一是向陽的大灣。春釣向陽大灣的說法由來已久,這是因為大灣有幾個非常典型的特點。比如說水淺升溫快,水質渾水但是水流平緩,這是春季大水面中最先變暖和,而且食物豐富的地方,同時水質渾濁的緣故大魚也會感覺比較安全。

除了大灣之外,上面說到的大水面的支汊適合釣魚,而大水電跟支汊相連的區域,這也是比較容易釣到大魚的地方。隨著水溫上升,大魚開始恢復進食時,也從會大水面進入支汊覓食,因為支汊不管是食物分佈還是水溫條件,都遠遠好於大水面,所以這是春季非常經典的魚道地形。而大魚都是更加機警的,隨著水溫回升,覓食到一定程度之後,體力得到恢復,向陽大灣、大水面和支汊連接處就比較難釣到大魚了,此時魚情變得較為正常,釣鏵尖、寬變窄等魚道地形為主,這是因為春季的中後段是大魚的覓食旺季,覓食時間長自然是釣魚道地形更合適一些。

總體來說,小水面的魚情更早,應該向陽方位的水草等障礙物為主,隨著氣溫回升大水面魚情才會變好,向陽大灣、大小水面相連處是最先出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