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李洋
萬事農為首,糧為天下先。
在萬物競發、生機盎然的美好時節,“九台貢米”迎來了品牌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4月2日,《九台貢米品牌品質管理實施規範》(以下簡稱《規範》)正式發佈。
在這場發佈會上,已誕生百餘年的“九台貢米”迎來了精細化管理、煥新升級的新契機:進一步明確地理標誌保護範圍、種植品種生產標準、品質分級、檢驗規則及追溯體系,實現“整個、所有專案、全標、全溯源”的全鏈條標準化管理……今後,每一粒“九台貢米”都將鐫刻著九台溫度、傳承著貢米品質。
此次發佈的《規範》是九台區通過整合多方資源與專業見解,歷經數次調整與意見徵求後產生的結晶,全流程、各環節對“九台貢米”進行嚴格約束。值得關注的是,九台區還建立了嚴格的商標授權管理使用辦法和品質監管體系,嚴厲打擊違規行為,確保“九台貢米”以更加卓越的品質走向市場。
播放宣傳片,開展品牌推介,作品牌品質管理專題報導,為域內優秀產品進行商標授權,與科研端、供應鏈端、物流運輸端、銷售端集中簽約……近兩個小時的發佈時間里,內容詳實豐富,“九台貢米”的獨特品質通過“線上+線下”走進全國消費者眼中。
在活動前的品鑒環節上,九台域內的優質米業代表為現場嘉賓帶來了一場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盛宴,在品嘗了“九台貢米”後,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一名採購商感歎:“從業以來,這是我嘗過的最香甜的大米!”
九台,擁有著“三山一水六分田”的生態格局和“一江三河八湖”的自然稟賦。數百年間,這一方土壤孕育出“色澤清白、晶瑩剔透、純淨無瑕、米粒飽滿、香氣清新濃郁、口感恰到好處”的香甜稻米。
據史料記載,九台區曾是皇家貢米的核心產區。康熙四十五年,在今九台境內設立前其塔木屯官莊、后其塔木屯官莊、尤家屯官莊、張家莊子官莊、蜂蜜營屯官莊,統稱“五官莊”,專門負責生產稻米、白小米等糧食,向皇家“進貢”。
2007年8月,九台區在其塔木鎮出土了一塊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物——皇糧碑。這塊石碑高約0.9米、寬約0.75米。石碑的頂部裝飾有精細的鱗狀花紋,碑身上有6個鏤空的圓孔,二龍戲珠的圖案清晰可見,珠子下方刻著“皇糧”兩個大字。
歷史的長河川流不息,皇糧碑的出土,見證了九台貢米源遠流長的過往。而今天,《九台貢米品牌品質管理實施規範》的發佈,讓“九台貢米”擁有一套完善的生產標準。未來,優良的品質,將成為“九台貢米”飄香全國的亮麗底色。
一粒米,滿畈香!為持續擦亮“九台貢米”這一“金字招牌”,九台區先後成立現代農業產業園,招引國內大米行業頭部企業,集中力量打造九台貢米深加工產業園區,推進稻米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構建以生態涵養與農旅融合景觀帶為“帶”,以九台貢米標準化加工倉儲核心,文旅科研融合發展核心為“心”,以種養一體迴圈基地、農旅融合體驗基地、稻鴨良種繁育基地和規模化原料基地為“基地”的“一帶、兩心、多基地”的空間發展格局。
高品質產品離不開持續的創新研發投入。發佈會上,九台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李巍在作九台貢米品牌推介時表示,九台區正以科技助力構建全流程品控溯源體系,借助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AI)等智慧農業系統,建立完善的品質管控追溯體系及信息系統。“我們通過‘三戳一碼’,即地理戳、時間戳、品質戳以及溯源碼,為每一袋九台貢米賦予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實現產品去向可跟蹤、來源可溯源。”
九台貢米,是自然的饋贈,是匠心的凝聚,也是歷史的沉澱,從昔日的宮廷貢品到如今的百姓佳餚,歲月流轉,其香不改。“我們將始終秉持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嚴格把關產品品質,並誠邀廣大消費者對我們進行監督,與我們共同見證九台貢米的品牌成長。”李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