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含瑋
一部講述聽障人士的電影《不說話的愛》近日登陸全國院線。影片通過一對特殊而感人的父女關係,展現了聽障群體的生存困境,同時也呈現了親情在無聲世界中的強大力量。影片改編自同名短片,2021年青年導演沙漠在愛奇藝出品自製綜藝《開拍吧》中,創作出短片《不說話的愛》,片中女兒與聽障父母間生動、細膩的情感表達而廣受好評。此次上映的長篇版本在保留原作精神內核的同時,用類型化創作手法將這對父女關係置於更為廣闊和複雜的社會場景中,讓這對人物在各自極致化的情境中做出自己的抉擇,看似無聲卻充滿力量。
影片講述了離異聽障人士小馬(張藝興飾)獨自撫養一個不到八周歲的女兒木木(李珞桉飾)的故事。女兒雖然健康,但為了能與父親交流,不但堅持打手語而且也很少開口說話。而面對前妻對女兒撫養權的爭奪,為了本並不存在的高額律師費,被蒙蔽的小馬在騙保的路上越走越遠。
影片採用了大量對比的場景,主要體現在父女相處時的溫暖與他在駕車騙保過程中的冷峻,這或許也是小馬內心的一種外化,作為聽障人士,就像本片的最後一句臺詞,他永遠會把微笑帶給他人,但留給自己的,或許就是對這個看似難以獲知的世界的恐懼。誠然,他遭受很多常人難以面對的困難,難以遭受的打擊,但這世界終究還是有陽光所在的。在影片最後的法庭審判上,引誘小馬走上騙保之路的李梅,終於無法逃脫對自己內心的譴責而當庭認罪,這也讓小馬在隨後的陳述中釋然,平和地講出自己與女兒的情感。
影片中大量的特寫鏡頭的運用,對角色的情感進行了較為細膩且飽滿地表達,其中一些情感濃郁的瞬間還會選擇角色的主觀視角呈現。這樣的處理方式,能夠讓觀眾更直接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狀態。特別是,聽障人士在打手語的同時往往還會藉助其面部表情傳遞情感,這也意味著他們也會更關注生活中他人的表情,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片中的特寫鏡頭既是對他們的關注,也是對他們眼中世界的關注。
此外,影片邀請了大量真實的聽障人士參演,共同營造出一面真誠、互助的社會群像。他們在螢幕上扮演著自己,沒有浮誇的演技,但是每一個眼神、每一次微笑都充滿著溫暖的能量。“我雖不能說出我懂你,但我能通過眼神告訴你——我懂你。”這才是最生動、最溫暖的表達。當在影片結尾,這些角色的真實身份被一一揭曉時,該片作為現實題材作品的力量被再一次放大,也讓觀眾再一次動容。
當小馬在看守所隔著玻璃與女兒用手語交流,當木木在人群中奔跑著回應父親的愛意,那些無聲的手勢,正是對人性光輝最震耳欲聾的詮釋,真正的溝通無需言語,而是源於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