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神還原“宮崎駿畫風”刷屏,動畫製作者會被搶飯碗嗎?
更新于:2025-04-02 18:46:52

近日,OpenAI最新多模態模型GPT-4o憑藉輸出“吉卜力風格”AI照片席捲全球社交網路,從CEO山姆·奧特曼到馬斯克紛紛下場玩梗,使用者更是瘋狂輸出二次元“神圖”。

上游新聞(報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記者調查發現,狂歡背後,ChatGPT也引起版權爭議與“AI搶飯碗”的行業焦慮。

你被“吉卜力風格”AI照片刷屏了嗎?

日前,OpenAI宣佈更新ChatGPT中的GPT-4o模型,其文生圖功能引爆全球科技圈。隨後,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和團隊展示了如何用GPT-4o把一張自拍照轉換為動漫風格的圖片。觀看者們很快發現,新模型在“吉卜力風格”轉換、現實場景重構等領域表現尤為突出。

日本吉卜力動畫工作室於1985年由知名動畫導演宮崎駿、高畑勛等人創辦。吉卜力動畫工作室以製作超高品質、畫風細膩的動畫電影聞名全球,知名作品有《天空之城》《龍貓》《千與千尋》等。

一張普通的生活照或者風景照,一鍵轉換成吉卜力動漫風,引發了ChatGPT使用者們的創作熱情。全球互聯網平臺上迅速湧入大量由個人照片、影視劇截圖、著名梗圖甚至是經典海報轉變而來的“吉卜力風格”圖片。上游新聞記者發現,在國內社交媒體上,“吉卜力風格”照片也廣泛傳播。

網友用GPT-4o生成的“吉卜力風格”劇照。網路圖

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也將社交媒體頭像換成了“吉卜力風格”並調侃稱:“為了創造超級智慧努力了十年,前七年半幾乎沒人關心,之後兩年半大家因為各種事討厭我。有一天醒來收到了成百上千條資訊:‘看,我把你做成了一個吉卜力風格的帥小夥。

OpenAI的競爭對手xAI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蹭”了這波流量,他在社交平臺X上也發佈了一張他製作的“吉卜力風格”AI圖片,並配文“這是今天的主題”。

隨著“吉卜力風格”AI圖片的爆火,很多使用者抱怨GPT-4o生成圖像的速度越來越慢。山姆·奧特曼表示:“我們正在應對巨大的容量挑戰,服務有時可能會變慢。”為了緩解當前的容量壓力,OpenAI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推遲向免費ChatGPT使用者開放圖像生成工具,並暫時禁止Sora(該公司的一套生成式AI媒體工具)的新使用者使用視頻生成功能。

AI神還原技術有多強大?

GPT-4o不僅能生成宮崎駿“吉卜力風格”圖像,諸多知名漫畫家的畫風均可模仿。上游新聞記者發現,在社交平臺上,網友曬出的AI圖還有《七龍珠》畫風、《火影忍者》畫風等……甚至能根據消費者提供的風格,生成AI圖片。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GPT-4o爆火以後,曾經為中國奧運健兒畫Q版萌圖的80后插畫師梁述光也完成了體驗。他用自己常畫的頭像做了測試,嘗試跑通一整套從設定到落地的IP設計流程。

網友用GPT-4o生成的“吉卜力風格”圖片。網路圖

“GPT-4o功能強大到離譜!”最後梁述光總結道,“它已經可以完成IP設計中80% 的工作,它最大的優勢是理解語義能力強、模仿力強;最大的短板是缺乏規範意識,如尺寸比例、邊界控制等;最理想的方式是:搭配手繪草圖+範本參考+多輪微調。”

OpenAI官方介紹GPT-4o是“迄今最先進的圖像生成器集”。據介紹,GPT-4o圖像生成功能可精準文本渲染、嚴格遵循指令提示、深度調用4o知識庫及對話上下文——包括對上傳圖像進行二次創作或將其轉化為視覺靈感。

從官方給出的示例來看,不管是生成黑板板書體、印刷體還是展示科學常識的繪圖,GPT-4o在生成圖像文字領域終於達到接近商用的程度。

ChatGPT是否涉嫌侵權?

當OpenAI、谷歌等AI公司,用最新技術説明大量網民實現“一鍵改圖”願望的同時,也再度激發了AI時代的法律爭議。GPT-4o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是否會構成侵權?

在社交媒體上,有使用者在山姆·奧特曼的帖子下留言:“我希望吉卜力起訴你到破產。”也有媒體記者在ChatGPT上詢問:“OpenAI被吉卜力工作室授予版權了嗎?”ChatGPT回答稱,截至目前,OpenAI並未獲得Studio Ghibli(吉卜力工作室)的版權或與其進行過授權合作。

據澎湃新聞報導,吉卜力工作室在北美的代表拒絕置評,不過宮崎駿此前曾對人工智慧動畫表示強烈反對。在2016年的一次會議上,有人向宮崎駿展示了一個人工智慧動畫演示,宮崎駿說:“我非常厭惡。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東西,你可以去做。我根本不想把這項技術應用到我的工作中。”他表示:“我強烈認為這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

網友用GPT-4o生成的“吉卜力風格”肖像照。網路圖

“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具體的作品表達,而非抽象的風格。”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律師向上游新聞記者表示,儘管著作權法的規定保護“作品”而非“風格”,但若AI的仿制度極高,足以造成觀眾誤認,很可能就會被認為侵犯吉卜力工作室的著作權。如果僅從風格方面進行模仿,則不會對其的著作權造成影響。

付建同時指出,若使用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作品作為訓練數據,需要獲得合法授權,如果沒有得到授權需要承擔侵權責任。記者注意到,去年,有超1.1萬名創意人士簽署公開信,譴責未經許可使用人類藝術來訓練人工智慧,“這些模型及其背後的公司剝削人類藝術家,在未經許可或付費的情況下使用他們的作品來構建與他們競爭的商業人工智慧產品。

AI會搶動漫從業者的飯碗嗎

在“吉卜力風格”AI照片刷屏社交媒體的同時,有部分網友指出,AI生圖的超級進化,對於創意工作者、動畫設計師來說,帶來的可能是巨大的衝擊。

AI會搶漫畫家和動漫從業者飯碗嗎?事實上,這樣的討論並非首次出現。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成都大學影視與動畫學院院長張娟一直在關注AI繪圖對於動漫產業的影響。張娟曾分析認為,相比中後期的製作流程,AI技術對於漫畫、插畫、繪本、遊戲和動畫前期的美術設計這一類以平面創意表現為主的行業衝擊最大,“尤其在概念美術設計方案的草圖呈現、效果細化上,AI的可替代性非常強。”

GPT-4o。視覺中國圖

重慶動畫師吳松楊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中低級畫師或者漫畫從業者的“飯碗”或許會被AI影響,“畢竟AI可以讓不是這行業的人,也能用AI表現出自己的創意和想法,但是高級從業者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在吳松楊看來,畢竟AI只是一個工具,高級從業者主要的強項是創意輸出和美術鑒賞能力,甚至可以借助AI更輕鬆快捷地輸出自己的創意。

張娟也曾表示,動畫專業的學生在面對這麼多海量生成圖時一定要有審美能力、鑒賞遴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駕馭人工智慧。一名參與OpenAI內測的插畫師在社交媒體表示:“AI能快速將概念草圖轉化為精美成圖,但原創構圖和敘事邏輯仍需人類主導。”

“所以別擔心AI會取代設計師,GPT-4o的強大恰恰為你打開新賽道——它能高效完成IP設計80%的機械工作,卻無法替代你的創意和審美。”梁述光表示。

3月22日,解放日報報導稱,人工智慧這一新技術,正被導演、編劇、後期製作人員們積極擁抱,作為降本增效的工具,乃至創意靈感的來源。製片人於志新所在的上海紅鯉文化參與了《哪吒2》(《哪吒之魔童鬧海》)約1/4內容的製作。“《哪吒3》或其他未來的動畫電影會不會全部由AI製作?”對此,於志新謹慎回應,《哪吒3》中AI的參與度無疑會更高,但要實現全片由AI生成,還需攻克流暢度、一致性等關鍵難題。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學與影視融合專委會副主任王姝曾發文表示,每一次技術變革,都是電影工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AI技術的應用,不僅是工具層面的創新,更帶來電影製作流程的革新。AI賦能影視創作,將進一步推動電影行業向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向發展。

上游新聞記者 李坐廷 部分綜合澎湃新聞、解放日報、北京青年報等

桃花灼灼迎客來
桃花灼灼迎客來
2025-03-26 0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