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有人靠顏值出圈,有人憑流量登頂。
而呂中老師,卻在47歲初入影視圈,74歲憑藉《闖入者》問鼎亞太影后。
她的傳奇經歷,撕碎了演員的年齡焦慮,打破了年齡桎梏。
她不是"大女主",沒有鋪天蓋地的熱搜炒作。
而是用部分部經典作品,和一個個配角,留在了觀眾心裡。
1940年12月17日,陝西寶雞一個女孩子誕生。她就是呂中老師。
戰爭年代,小小年紀的她,跟著父母東奔西走。
1945年,她和父親到達重慶;1949年,又轉戰北京。
母親省吃儉用,讓她學習棋琴書面,多方面培養她的興趣和愛好。
而呂中呢,她的榜樣是林徽因。她要成為建築學家。
但種種原因,她的願望沒有實現。
高中畢業后,呂中在老師推薦下,考入河北省話劇院表演學習班。
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河北話劇院,成為一名演員。這一干,就是15年。
1973年,呂中被調入北京人藝劇院。
話劇《茶館》中,她演活了那個小太監,善良、狡詐又可憐。
後來,她又演過《雷雨》、《吉慶有餘》、《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樓》等話劇。
她演的角色,觀眾都好評不斷。
1987年,呂中老師才首次觸“電”。
《便衣員警》,是她的首部電視劇。
憑藉劇中的女富豪角色,她被觀眾注意到。
此後,呂中老師戲約不斷,但都大多是小配角。
1990年,她的實力再次被大家看到。
憑藉《你為誰辯護》,呂中老師獲得飛天獎優秀女主角提名。
1996年,她出演《鄧穎超和她的媽媽》的蔡暢。
觀眾說,蔡暢像剛從延安回來的大姐。
《走入共和》中,呂中老師成為慈禧太后的扮演者。
後來在多部劇中,她扮演慈禧,成為“慈禧專業戶”。
再接著,她還演過武則天。
在呂中老師眼中,角色無大小。
2014年,一部《闖入者》入圍71屆威尼斯電影節主賽單元。
憑藉劇中扮演的空巢老人,呂中老師大獎拿到手軟。
此時,她已經是71歲的高齡。
然而,呂中老師的老伴吳桂苓,在2016年不幸去世。
吳桂苓,是北京人藝劇院的表演藝術家吳桂苓。
他是北京人,比呂中老師大2歲。
兩人相識於話劇舞臺。
1961年,劇組《雷雨》正在排練。
吳桂苓和呂中見面后,覺得特別眼熟。
一聊才知道,原來兩人同在一個小學上學,還是一個班。
知道這層關係后,兩人開始親近。
後來,呂中回到河北人藝,兩人開始一年多的書信戀愛。
1963年,兩人結婚,有一兒一女。
直到呂中老師調回北京,兩人才結束兩地分居生活。
如今,女兒吳青是一名軍人,投入中國的航太事業。
兒子吳兵在北電的教授和導演,兒媳何琳也是一個演員。
何琳和陳坤,黃曉明是北電的同學。
《麻辣婆媳》等劇中都有她的精彩表演。
何琳也曾獲得過國際艾美獎影后。
其實,呂中老師的愛人吳桂苓,他曾主演過《七七事變》、《三國演義》等劇。
丈夫吳桂苓病危之際,呂中在病房裡輕聲念起《茶館》的臺詞。
"大清國要完啦..."病床上的老演員,突然睜眼,用微弱的聲音接道。
"可是...咱們的戲還沒演完..."。
三天后,這對相互陪伴半個世紀的伴侶,在同一個劇場謝幕。
吳桂苓的骨灰,被撒在人藝的葡萄園裡。
那裡埋葬著焦菊隱、於是之等眾多的藝術家。
雖然丈夫吳桂苓撒手人寰,但呂中老師依然堅守在演藝第一線。
2020年,《在一起》裡,呂中老師演抗疫母親,年輕人又說'這老太太的演技絕了'。
當時,劇組擔心她的身體,但她卻堅持在酒店隔離區。
每天戴著口罩,穿著防護服,穿梭在街頭巷尾。
頒獎典禮上,82歲的她,拄著拐杖走向領獎台。
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評委會這樣評價,"她用皺紋刻寫著歲月,用眼神傳遞著永恆,這才是真正的'人民藝術家'。"
如今的呂中,依然保持著創作力。
每天早上六點,晨練時聽經典劇目錄音,微信我的最愛裡,存著各國表演大師的演講視頻。
最近迷上短視頻平臺的老人,正在研究,如何用兩分鐘演繹完整的人物。
"觀眾在哪,舞臺就在哪,"她笑著說,"我這把老骨頭,希望還能再折騰幾年!"
當我們在短視頻里,刷到她扮演的抗疫母親。
那些曾被忽視的細節,突然鮮活起來。
染白的鬢角是歲月頒發的勳章,沟壑纵横的眼角藏着万千故事。
這位"最狠太后"的傳奇,不是什麼偶然的奇跡。
她不是在演戲,而是在用生命點燃另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