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羅娜
在網上購物付款后,賣家不發貨怎麼辦?近日,江西省宜豐縣人民法院審理一起相關案件。
【案件回顧】
小蘭在某網路瀏覽器瀏覽新聞時,網頁彈出限時購買各類手機的推薦廣告。小蘭點擊該彈窗廣告後,跳轉至小圓的帳號並出現可選商品目錄。
在該頁面選擇購買一部價款為3000余元的某品牌手機后,小蘭通過支付寶向小圓的賬號進行轉帳,並備註購買的手機型號。付款后,購買頁面立即消失,發貨一事石沉大海,小蘭無法聯繫上小圓。無奈之下,小蘭訴至法院,要求小圓退回貨款。
宜豐縣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承辦法官瞭解到雙方均有調解意向,且該案標的額不大、事實清楚,於是組織庭前調解。法官先是向小圓指出,在網路交易中僅收款不發貨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同時也提醒小蘭今後應提高警惕,甄別廣告內容,應選擇正規平台進行網路交易。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小圓將貨款退回,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人民說法】
隨著網路購物的普及,各類網路廣告種類繁多,法官提醒,消費者在進行網路購物時,要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消費者盡量選擇信譽良好、備案信息齊全、有售後保障的網購平臺或官方旗艦店,降低遭遇欺詐的風險係數,產生糾紛后也能便於披露交易對象的真實資訊,便於維權。
在流覽商品資訊時,可以多家對比價格,切莫貪小便宜,同時遵守購物平台規則,便於平臺管理者規範商家經營行為,尤其不要在平臺外與商家聯繫、付款。
在網路平台購物消費時,注意留存與商家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付款憑證等,一旦出現權益受損的情形,及時通過平臺與商家協商。協商未果也可憑藉上述留存的證據,依法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