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是便宜的車,車身“前低後高”就越明顯?
更新于:2025-04-02 08:34:13

很多轎車從側面看去車身都是前低后高,這種車身姿態看起來不是很舒服。而且越是便宜的車,這種趨勢就越明顯。

而越是貴的車,車身前後高度相差反而不那麼明顯,這種車身姿態能給人一種沉穩大氣的美感。

很明顯車身前後高度差平緩一些看起來會更加協調、美觀和大氣。那為什麼有些廠家不選擇這種方案,把自己的車也設計得更加大氣呢?其實廠家也想,但確實做不到啊。

首先你要知道,絕大多數轎車的底盤都是前低后高的設計,之所以要設計成這樣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1、大多數轎車都是前驅,前低后高的造型可以把更多車身重量分配到前面的驅動輪,保證驅動力。

2、轎車坐姿偏低,前排座位腿部空間充足,乘客可以把腿伸到中控臺下方的空間裡,所以前排座椅低一些對舒適性的影響不大。而後排乘客很難把腿完全伸到前排座椅下面,所以只能把後排座椅加高,這樣乘坐時不至於太難受。而座椅加高以後車窗位置和車頂頭部空間都要加高,這樣一來整車從前往後看就是越來越高的。

3、轎車後排有3個座位外加一個後備箱,滿載和空載時重量差異非常大,所以需要留足懸掛的壓縮空間,因此後底盤要更高一些。

既然絕大多數車都是前低後高,為什麼越貴的車這種造型越不明顯,而越便宜的車卻越明顯呢?答案其實非常簡單:車身長度不同。

因為車身越長,車身往後升高的趨勢越緩,整體看起來就越四平八穩。比如A6L車身長度5050mm,假設後部比前部高15釐米,那麼從前往後平均每米車身高度只增加大約2.9釐米。

而那些相對便宜的車大都是緊湊級的,車身長度不夠。比如艾瑞澤5,車身長度4572mm,假設前後高度差一樣是15釐米,那麼從前往後平均每米車身高度要增加3.3釐米,看起來車身前低後高的趨勢就更加明顯了。

所以說不是廠家不想那樣設計,而是受限於車身長度無法達到那樣的效果而已。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位址:marong@che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