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十堰日報
通訊員 朱江
“太感謝你們了!要不是你們堅持讓我帶兒子來,這15萬元養老錢就沒了……”3月24日,鄖縣農商行銀河支行(以下簡稱“銀河支行”)營業大廳內,張阿姨握著該行櫃員袁媛的手激動地說。
3月19日上午,張阿姨匆匆走進銀河支行,要求支取一張未到期的定期存單。櫃員袁媛按流程詢問用途時,張阿姨稱“老伴住院急需現金”。運營主管王慧芳聽到兩人對話后,主動上前建議:“現在醫院都支援刷卡,帶現金既不安全也不方便,還容易被騙子盯上。”然而,張阿姨堅持要取現金,並反覆催促。
王慧芳敏銳察覺到張阿姨神情焦慮、言語躲閃,且對取款用途含糊其辭。聯想到近期頻發的電信詐騙案件,她並未直接拒絕,而是以“大額取款需預約”為由,建議張阿姨登記資訊后兩天再來辦理,並再三叮囑:“取款時一定帶上孩子一起來。”
3月24日,張阿姨在兒子陪同下再次來到銀河支行,不過不是取款,而是感謝。
原來,張阿姨接到自稱是“某地公安局刑偵隊”的電話,對方稱其涉嫌洗錢犯罪,需用現金的形式繳納15萬元“保證金”,並要求張阿姨把15萬元現金分開縫到羽絨服里郵寄到對方指定地點,並通過微信給張阿姨發了一張“刑事逮捕令凍結管制令”,要求其全程不得告訴任何人,否則會被罰款50萬元並逮捕。
驚慌失措的張阿姨急忙來到銀河支行取錢,幸好遇到工作人員給她“約定了取款時間和條件”。回到家,張阿姨給兒子說了事情經過。兒子詳細看了“刑事逮捕令凍結管制令”,發現全文存在多處錯別字,內容前後矛盾,不符合法理,認定這是騙局,便帶著張阿姨到銀行表示感謝。
隨後,在工作人員提示下,張阿姨下載了“國家反詐中心”App。“這次多虧了銀行工作人員,幫我把15萬元養老錢保住了,今後我一定多留個心眼,再也不能被騙了。”張阿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