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繞道200米入園看上去不算遠 實際上卻要爬坡登梯上棧道
古城公園這道門為何不能開?
任翀
古城公園4號門附近也是遊客集合點。很多遊客因入口關閉,無法進園參觀。任翀 攝
毗鄰外灘和豫園的古城公園是上海中心城區頗有特色的一座公園。公園東、北臨人民路,西靠安仁街,南達福佑路,總面積近3.9萬平方米。公園裡既有綠竹猗猗、草坪茵茵等綠化造景,也有上海老城廂的城牆、護城河,以及根據歷史重建的丹鳳樓、“直觀新宇”石牌坊等建築。整座公園綠化茂盛,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堪稱外灘附近的一塊綠寶石,市民遊客往來眾多。
但記者近日在古城公園遊覽時,聽到不少居民和遊客建議,公園的出入口設置有改進空間。
古城公園門口和內部設置的地圖顯示,大致呈梯形的公園,每個頂點各有一個出入口,公園在人民路近安仁街設有8號門,安仁街近福佑路設有5號門,福佑路近人民路設有4號門,以及公園東北角設有1號門。根據這一設置,不論是市民遊客進入公園觀光遊覽,還是路人借道公園前往周邊區域,都比較方便。
可是,仔細閱讀地圖說明和實際走訪會發現,公園真正開放的只有1號門、5號門和8號門。4號門並不開放,而是與地圖上沒有標註的2、3、6、7號門屬於內部通道,供員工通行、應急管理或垃圾清運使用。
那麼,居民和遊客為什麼希望開放4號門呢?在許多遊客眼中,開放4號門能更加方便地遊覽古城公園。記者看到,公園的重要景點“直觀新宇”石牌坊距離4號門只有幾十米。很多遊客認為石牌坊是公園的大門,卻發現周邊沒有出入口,覺得比較遺憾。
4號門門口的崗亭內有環衛工人休息。一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若要出入公園,從4號門出發,最近的是1號門和5號門,距離都在200米左右。
200米看似不遠,但實際情況卻複雜得多。其中,從4號門到1號門,需要爬上公園內的高臺,走棧道,一路上樓梯不少,對腿腳不便或推嬰兒車、攜帶大件行李的遊客很不方便。
從4號門到5號門雖然路面平坦,但5號門對面就是豫園售票處,這裡是旅行團的常用集合地,人流比較密集。市民遊客從這裡進出公園,反而會讓路口顯得更加擁堵。附近居民鞠女士說,4號門此前是開放的。4號門外的一張告示也驗證了這點。這張落款日期為2023年12月29日的告示顯示,古城公園共有8個出入口,2024年2月前,由於1號門功能性改造,所以開放4、5、8號門;從2024年2月起,1號門改造完畢重新開放,而4號門因“交通組織和消防、治安需要,調整為應急通道”。
從實地走訪看,古城公園關閉4號門或與園內部分區域24小時開放也有關係。根據公開資訊,古城公園去年7月1日起24小時開放,出於安全等因素考慮,公園內丹鳳樓高台及相連部分的棧道於每日22時至次日5時清場封閉,而4號門恰恰位於封閉區域。
但是,公園內不全天開放的區域可以清場后封閉,那4號門有沒有可能白天開放,晚上經清場后再封閉呢?記者覺得,公園運營方不妨聽一聽居民和遊客的聲音,進一步優化公園出入口設置,讓更多人能便捷感受公園的美景。本報記者 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