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都沒演明白還當評委,自己都沒拿過獎,坐在評審團位置不心虛嗎
更新于:2025-03-31 19:07:51

文案 | 一紙枕書

編輯 | 酒醬紫

第 15 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熱度非同凡響,而這一次的評審團陣容更是極具討論度,既有業界大名鼎鼎的創作者,也邀請到不少知名演員。

其中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主席一職,交給姜文來擔任,無疑是讓人心服口服的。

還有影后陳沖、國際導演大衛 · 葉茨、服裝設計大師葉錦添也都將參與評審工作,相信可以做出最具有專業性的決定。

另外,陳思誠也將攜手董潤年、饒曉志、許月珍這三位知名創作人,擔任專案創投評審會的成員,為青年導演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還有老戲骨陳建斌,這次將負責“ ReelFocus 新血影像計劃”短片單元評委主席的工作,那是相當權威了。

只不過,北影節的評委也不全都是實至名歸的大佬。

還有好幾位自己都沒演明白,非要厚著臉去點評別人的演員,從而引起不小的爭議。

那麼到底是誰讓大眾產生質疑了?

01 倪妮

在國際評獎委員會名單中,倪妮的名字顯得特別不具備說服力。

雖然她出道就頂著“謀女郎”的光環,也憑藉《金陵十三钗》這部經典影片獲得了不少關注,但這麼多年,她拿得出手的角色與作品並不多,演技也頻繁遭到質疑。

比如《消失的她》中,只是相比於男主朱一龍、女配文詠珊,倪妮的存在並不強。

她連自身口碑都難保,還要決定別人的成績,恐怕自己都要心虛。

而且既然是擔任評委,起碼要手握一兩個主流演技獎項,才配得上這個身份吧?

有這個功夫,她還不如多接幾個好劇本,再這樣擺爛下去,可就真成“花瓶”了。

02 檀健次

RF 新血計劃短片單元的評委會名單中,除了陳建斌,其實還有知名作家饒雪漫、中生代演技派梁靜以及《消失的她》導演崔睿。

這些人都是極具分量的評委,但唯獨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檀健次。

什麼時候,流量小生也能當評委了?

檀健次在這兩年能火起來,也不過是靠幾部小網劇而已,別說在電視劇圈沒什麼出彩的地方,在電影圈甚至連一部好看的代表作都沒有。

去年他主演的《被我弄丟的你》上映后票房僅有 2 億,豆瓣評分才 5.7 分,還沒有過及格線,撲相已經非常明顯了。

另外,在演技方面,檀健次也遠遠達不到擔任評委的水準,他身上的偶像氣太重,表演模式化重,連提名北影節都夠嗆,更別提去當評委了。

然而這樣的人居然都可以參與到,甄選優秀電影短片的行列中,內娛的未來還真是一眼就能望到頭呢。

03 張子楓

專案創投終審評委會中,張子楓的名字也引起了注意。

她雖然出道比較早,但資歷並不高,與陳思誠、饒曉志等評委差距還是太大了。

而且張子楓手中只有華表獎最佳女主的獎盃,含金量與其他影后還是不能相提並論。

更重要的是,她們這一組評委是要挑選出色的新人導演與劇本,考驗評委的眼光與前瞻性。

但張子楓這兩年自己挑選的劇本都槽點頗多,比如《盛夏未來》,打著純愛的幌子去講述同性話題,讓不少觀眾覺得自己被欺騙了。

還有《穿過月亮的旅行》播出后也收穫不少差評,劇情俗套且無病呻吟,又一次讓觀眾感到失望。

不僅如此,張子楓手裡還有一部新電影《下一個颱風》原定 4 月 4 日上映,結果提前撤檔跑路了。

這個結果倒也不讓人意外,內容又聚焦性侵話題,用女性苦難博眼球,再加上選角爭議大,即便是順利上映,票房成績也不能太高。

張子楓自己選劇本的眼光都成問題,讓她去參與專案創投評審工作,都讓人替參與活動的新人導演們捏一把汗。

內娛還是讓這群年輕演員好好去演戲吧,不該他們管的事情就不要去管了。

04 金晨

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想必很多觀眾都覺得不可置信。

要知道金晨闖入電影圈的賽道上,也不過才兩年,咋就混成評委了?

其實她最出圈的作品就是《孤注一擲》,但這部電影中“梁安娜”這位美女荷官一角,換做任何一個女演員來扮演,都有大火的機會。

這個人物的內核就不夠亮眼,而金晨只是運氣好了一些,更何況真正影響電影熱度的角色,還是王傳君飾演的反派陸秉坤,兩個人的對手戲,金晨明顯接不住。

不僅如此,金晨的這張臉也沒少遭到觀眾群嘲,科技感太重,在電影的大銀幕上去看就更加彆扭了。

她這個長相在許多大導演眼中應該都是不合格的,張藝謀、馮小剛都明確表示過不會用整容臉。

所以金晨在電影圈應該不會走得太高太遠,實力與形象都受到限制,她要操心地是以後自己的發展,而不是摻和別人的評獎。

同樣是注目未來單元的國際評審,貝拉 · 塔爾、薩布等人在國際上的名字都是響噹噹的存在,更顯得金晨與另一位人氣不高的男演員宋洋太拉胯了。

其實中國不是沒有好的演員,只是在看重流量且拜高踩低的内娱。好演員反而不受重視,連評審的資格都得被年輕人搶走,何其諷刺?

05 結語

這一屆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只是公佈了評委陣容,就遭到網友們的炮轟,可見大家對某些“德不配位”的演員們有多麼厭惡了。

既然北影節想要越辦越好,還是應該邀請到一些有真才實學的評委,用他們專業又權威的視角去看待各種作品、演員以及創作者,不然憑什麼服眾?

所以今年北影節的含金量獲得質疑,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這群自己都沒演明白的演員,想要利用評委的工作製造光環,殊不知這是在消耗自己的路人緣,還不如踏踏實實去拍戲呢。

那麼在你看來,這一屆的北影節評委名單中,還有誰當評委是不夠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