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演喜劇的馬麗,這次成了億萬身家的人生大女主!
更新于:2025-03-26 02:58:29

兩百億票房女王馬麗首部大女主勵志電影《水餃皇后》,官宣定檔 4 月 30 日進軍五一假期。

不是喜劇類型,沒有沈騰搭檔,馬麗獨挑大樑用心詮釋“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女士的傳奇人生。

這將是她發揮自己演技的一次絕佳機會,也是市場檢驗她票房號召力的一塊試金石。

中等規模的製作體量,紀實生活化的劇情電影,雖有原型人物背書和劉偉強導演掌鏡,但《水餃皇后》最大也是最直觀的商業賣點還是演員馬麗。

馬麗是麻花一姐,是喜劇女王,是中國電影票房累計最高的巾幗英雄。

有人質疑她的商業價值主要來自和沈騰的捆綁銷售,當然這也屬於無可否認的一個事實層面。

還有另一個層面,她也始終都不是站位在沈騰光環之下的陰影附屬區域。她和沈騰一直都是相得益彰珠聯璧合,並且還能保有自己獨立光芒的共同創作者身份。

這一點至關重要。就像他倆的春晚小品,雙方的戲份旗鼓相當,就是男主和女主關係設置,是劇情矛盾主線,是同等出彩的演技和笑點擔當。

而非趙本山小品裡的高秀敏,或者賈玲小品里的許君聰那般的可替換能刪減的配菜。

1V1 的合作比重,1+1 的合作效果,各自都能獨當一面,合體則是王炸發揮,沈馬 CP 的國民度明顯都高過一人單打獨鬥。

《夏洛特煩惱》是兩人電影宇宙的起源,也是迄今為止兩人最高水準最為經典的合作。

夏洛與馬冬梅的愛情,戳心又溫暖,平淡而寶貴,是所有男人心中一場深深的痛,也是一生長長的夢。

其後《我和我的家鄉之神筆馬亮》、《獨行月球》和《抓娃娃》中,馬麗雖然是女主戲份,但角色設置發揮之處卻稍有欠缺,真的是全靠自己演技和兩人合作默契而頑強的硬性閃閃發光。

至於跟沈騰合作之外的電影,讓魏翔脫穎而出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讓常遠票房熱賣的《李茂扮太子》,魏翔和常遠演父子的《哥你好》,真正一番主演署名排在他們前面的卻是馬麗。

馬麗和沈騰一樣都是開心麻花演員們的定海神針,也是這些人的影壇鋪路石。

喜劇領域之外,在文藝電影《東北虎》和體育運動題材電視劇《超越》里,她的表演又著實讓同行和觀眾耳目一新倍感驚喜。

至於前年和國師張藝謀合作的《第二十條》,則更讓馬麗的表演得到了很好的挖掘與提升,將百花獎影后獎盃收至囊中,成為北京國際電影節評委,行業地位躍居真正一線行列,而非單一的賣座喜劇演員標籤局限。

這個時間點推出的大女主勵志傳奇傳記電影《水餃皇后》,可謂恰逢其時佔盡三合。

也像是馬麗的一次自我總結與人生定位。

樂觀堅韌自立自強,是她跟電影裡臧健和女士一樣的性格特質。

全力以赴拚命努力,也是她二十多年事業和工作中的真實寫照。

演員和角色的精神與心靈相通,是創作成功的必備基礎。

演技方面,馬麗貴在由心而發自然流露,貼本身接地氣,真摯鮮活而靈動,氛圍感內遊刃沖頂,生活化,不炫技,觀感舒服又有個性力量。

剛柔並濟,恰到好處。

所以,由她來演女企業家傳奇經歷的《水餃皇后》,完全夠資格也讓人信得過。

唯一有點擔心的是導演劉偉強,《無間道》之後佳作寂寥,從近幾年的《武林怪獸》、《中國機長》和《中國醫生》來看,創作能力明顯下滑,流水線廠味兒嚴重。

加上去年的電視劇《上甘嶺》播出,也是主旋律體質上身,藝術和情感的閃光點越來越少了。

看《水餃皇后》的預告片,製作不是太精良,車墩影視基地和棚拍感很扎眼,一些港片黃金配角的出場和表演也非常程式化,影像語言質感不足,有點像網大和電視劇。

當然,預告片里女主角對環境,對婚姻,對命運抗爭的幾條故事線,還是有引人和動人之處的,“我的命運,握在我自己的手里”的奮鬥宣言點明主題更激勵眾生。

振聾發聵,永不過時。

馬麗的演技可以放心,只不過並非每一個導演都是張藝謀,或者王家衛,都有那麼高超的指導調教演員的功力。

所以,那就和電影裡的臧菇娘一樣靠自己,自己用心,自己發光吧!

話雖如此,還是希望劉偉強這次可以超現狀發揮,遇上這麼優秀合適的演員,當然也要拍出一部精彩感人可以流傳的好電影來啊。

PS. 有人質疑女主沒有依靠男人而是自主創業打下商業江山,明明該叫“水餃女王”,為什麼卻稱她是“水餃皇后”,還是一種對男性的隱性依附呢?

其實這裡有一種歷史原因的約定俗成元素,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臧健和女士於灣仔碼頭擺攤創業初期,便曾被就餐的《文匯報》記者寫成文章以“水餃皇后”位題目介紹給香港市民。

再後來 TVB 拍攝臧女士傳記電視劇,也沿用的是“水餃皇后”這個美譽,也因此”水餃皇后“早已成為了臧女士的專屬代名詞。

所以,大可不必糾結於一個流傳數十年的稱謂,還是多學習一下這位逆天改命的人生大女主自強自立的奮鬥精神吧。

這倆人終於離了...
這倆人終於離了...
2025-03-27 22: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