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強震,“一牆之隔”的雲南,多地上空出現可怕的"血紅太陽"現象,這種神奇的巧合引發廣泛關注,迅速登上熱搜第一。這種血色太陽究竟是怎麼回事?真的和地震有關嗎?
"血紅太陽"是指太陽呈現出異常的深紅色調,而非我們通常見到的金黃色。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太陽呈現異常飽滿的血紅色,體積視覺上顯得比平常更大,部分網友描述這種紅光照耀下的景象"彷彿蒙上一層神秘的濾鏡"。
許多目擊者表示,這是他們首次見到如此景象,甚至將其與同一天發生的緬甸強震聯繫起來,產生了諸如"天有異象"、"預兆"等猜測。有評論稱看到此景象感到"詭異"、"恐怖"或"心慌"。
然而科學家給出的解釋卻很明確:這隻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主要與光的散射和折射有關。
太陽光是由不同波長的光線組成的,從短波長的紫光、藍光到長波長的橙光、紅光。當陽光穿過地球大氣層時,空氣分子和懸浮的微小顆粒會對光線產生散射作用。
根據瑞利散射原理,散射效應與光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這意味著短波長的紫光、藍光更容易被散射,而長波長的紅光散射程度較小,穿透能力更強。
正常情況下,太陽光中各種波長的光線混合在一起,我們看到的是偏黃色的太陽。但當大氣中存在大量塵埃、水汽或其他顆粒物時,短波長的藍紫光會被更強烈地散射到各個方向,而紅光則能夠更直接地到達我們的眼睛,因此太陽看起來呈現出異常的血紅色。
這種現象在歷史上並非絕無僅有。事實上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血紅太陽"曾多次在世界各地出現過。
1、喀拉喀托火山爆發(1883年)
1883年8月,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發生了歷史上最劇烈的爆發之一。爆發後,大量火山灰被噴入高達80公里的大氣層,並在全球範圍內擴散。隨後幾個月內,世界各地都報告了異常的天空顏色和血紅色的太陽。
英國藝術家威廉·阿施克羅夫特(William Ascroft)記錄了倫敦泰晤士河上的奇特日落,在幾個月內創作了超過500幅色彩鮮豔的天空畫作,記錄了這一罕見現象,至今仍保存在倫敦科學博物館,是火山爆發導致"血紅太陽"的重要歷史證據。
2、黃河流域的沙塵暴
在中國黃河流域和西北地區,春季沙塵暴頻發時,常常可以觀察到紅色或橙色的太陽。歷史記錄中,這種現象被描述為"天地昏黃"或"Red Day-Diem Sky"。古代文獻中對這些天象的記載不僅是氣象史的一部分,也成為了文學創作的素材。
3、工業革命時期的"煙霧太陽"
19世紀工業革命期間,歐洲許多工業城市因為煤炭燃燒產生的大量煙霧和顆粒物污染,經常出現紅色的太陽。倫敦的"煙霧事件"(Smog)尤為著名,當時的詩人和畫家常將這種現象描繪為"血色天空"或"火焰太陽"。克勞德·莫奈的一些印象派作品中就描繪了工業污染下的紅色日落。
4、 2020年美國加州野火
2020年加州野火季期間,三藩市等城市上空出現了橙紅色的天空和血紅色的太陽。大量野火產生的煙霧顆粒引起了強烈的光散射效應,能有效散射短波光線,導致人們在白天也能看到這種奇特的景象。許多網友分享的照片顯示,當時的城市彷彿置身於科幻電影中的末日場景。
事實上,除了火山爆發、沙塵暴、野火和空氣污染,其他一些自然因素也可能導致血色太陽:
1、海洋鹽粒:在海岸地區,海水蒸發產生的鹽粒子懸浮在空氣中,也能影響光的傳播和散射。
2、花粉季節:在某些地區,大量花粉釋放到空氣中也會影響光的散射,雖然效果通常不如塵埃和煙霧明顯。
儘管"血紅太陽"有著明確的科學解釋,但歷史上人們常常將其與各種超自然現象或災難聯繫起來。比如在古羅馬時期,人們認為紅色的太陽預示著戰爭或疾病。
而在中國古代,"Red Day-Diem Sky"被視為天象異變,可能暗示政治變革。歐洲中世紀一些宗教文獻也常常將血紅太陽解讀為神聖預兆。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理解這些自然現象,但它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美感和神秘感,仍能喚起我們對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