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黑馬,全網注目的神劇!
更新于:2025-04-01 22:49:09

文|吳澤源

在網飛的海量平庸內容海洋里突然冒出了一部佳作——《混沌少年時》。這部四集限定劇在沒進行太多預熱的情況下一舉衝上了網飛播放量榜首,同時也成為全網熱議的話題之作,熱度甚至蓋過了質素平平的第三季《白莲花度假村》。

《混沌少年時》

此事看上去意外,但當你看到劇集的主創名單後又會覺得很合理。《混沌少年時》的兩位編劇和主理人中有一位是斯蒂芬·格拉漢姆,資深英國演員,黑幫片熟臉,《紐約黑幫》《愛爾蘭人》《大西洋帝國》和《浴血黑幫》裡都有他的身影,但他近年來在英國人向來擅長的社會問題劇領域也頗有建樹,2021年的新冠題材電影《援助》就是他和搭檔裘蒂·科默的一次動人合作。

而在本劇監製名單中你還能看到布拉德·彼特的名字,他的Plan B製片公司向來眼光毒辣,在影視製作方面也有豐富經驗。有了上述金字招牌背書,《混沌少年時》的品質自然不需我們擔心。

即便如此,要想成為爆款作,僅靠品質還遠遠不夠。《混沌少年時》的題材本身便令人關切——它聚焦於近些年在英國頻發的少年犯罪案。影片結合多樁真實案例,編織了一個13歲男孩殺死同級女孩的案件,並從家庭、教育、社交網路等角度切入,剖析這一慘案的成因,促使觀眾省思在社會對未成年人的培養過程中,到底出了哪些問題。

而本劇的形式則是另一個吸睛點:全部四集都是以一鏡到底方式拍攝,通過少年被抓捕至警局、警探到少年的學校進行調查、少年在拘禁期間接受心理學家評估、少年的原生家庭在案件過後的尋常一天這四個大場景,呈現整個事件的四個切面。

我們可以為主創的這個選擇找出一些理由——例如長鏡頭代表著受限視角,於是編導在呈現劇中人物視野的同時,也在暗示著每個人都有各自看不到的盲區;例如每個長達近一小時的長鏡頭所呈現的都既是一個時空統一體,又是一個代際統一體,在如此的呈現形式下,我們無法逃往另一時間和另一地方,只能直面糟糕現實;與此同時,在長鏡頭中出現的兩代人也不得不共同為劇中的那樁核心罪行負責:這個暴力事件的發生,是兩代人共同的失敗。

但或許對於這種導演策略的解讀並不重要。它所催生的對於場面調度手法的解析,對於尖端攝影器材(本劇採用了中國公司大疆出品的DJI Ronin 4D攝影機進行拍攝)和新鮮攝影手法的普及,以及大家對於所有劇組人員執行力的讚歎,才是本劇切實製造出的話題。

對我來說,《混沌少年時》的其中幾集製造出的觀看體驗很接近像《不眠之夜》這樣的沉浸式戲劇:在一個多層空間(警局、學校)中有不同事情在發生,在其中遊走的角色兼任導遊一職,帶領觀眾走向那些關鍵性事件。

這種類比有其合理性。出於一鏡到底的形式,劇中演員的工作方式更接近戲劇演出,整個表演過程中不能出現巨大錯誤,否則一切就要推倒重來。這種形式對演員的記憶力、表演節奏、動作走位精確性以及體力都提出了極高要求,而每位演員最終都極為出色地完成了各自任務,這讓人不得不再一次驚歎於英國演員紮實的戲劇功底。

但另一方面,一鏡到底形式也會讓劇集產生一些過於刻板的時刻:無事發生的時刻無法被剪掉,演員的每個動作和走位也都需要與攝影機進行配合,這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演員/人物的自發性。我們只能說,這種拍攝形式的優缺點都很鮮明,編導在做出這個選擇之前,肯定已經衡量過了它帶來的利弊。

在文本層面,《混沌少年時》將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擺到了顯眼位置。黑人警探盧克在第二集里尋找著少年傑米的作案兇器和動機,但對青少年文化毫無頭緒的他只是在像沒頭蒼蠅一般亂竄,直到同在這個學校上學的兒子向他「解碼」被害人凱蒂在傑米Instagram狀態下的回復后,真相才有了眉目。為了完全理解自己的孩子們,當下的父母都需要學習一門全新的語言。

影片對於社交媒體所著重強調的另一個面向,是厭女文化對於青少年男孩的巨大影響。厭女情結本身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從真實的連環殺手案件,到《計程車司機》和《小醜》這樣的流行文化經典中,都曾出現渴女又厭女的「incel」(非自願單身者)角色身影。

厭女情結在當下的不同在於,出於社交媒體的發展,厭女的非自願單身者們在網路上獲得了輿論平台和話語權,並找到了相互取暖的共同體。這類文化的惡毒面向,也因此被更先進的技術手段成倍放大,最終為尚無是非分辨力的青少年男孩帶來毀滅性影響。

傑米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在本質上並非陽剛男孩(不擅長體育、愛好繪畫),但來自社會和父輩的種種或顯性或隱性的壓力,使他不得不追求與他完全不適配的男性氣概,並在此過程中變得滑稽可笑,成為校園霸凌物件。而他唯一的情緒宣洩點,便只有在體力方面比他更弱小的同齡女孩。

傑米顯然也是有毒男性氣概的受害者,而這份重擔是通過代際遺傳下來。傑米的祖父是一個典型的粗野男性,熱愛酒吧文化,對兒子動輒拳腳相向。為了不讓自己兒子也經歷類似的童年,傑米的父親(斯蒂芬·格拉漢姆飾)從不家暴,慈愛對待子女,一門心思本分工作,試圖為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但在對傑米的心理評估過程中我們間接得知,傑米父親與傑米祖父一樣,交際圈中不存在女性,而傑米的姐姐和母親在家庭中同樣不怎麼具有話語權,這使得女性影響力在傑米生活中基本不存在,對男性氣概的追求成為了他唯一的生命選擇,因為他並不知道還有其他選項存在。

男性氣概的霸權,最終釀成了一樁少年謀殺,和兩個家庭的悲劇。影片在傑米父親的淚水中收場,他知道自己的家教中一定存在某些缺失,但在純男性環境中長大的他並不清楚這種缺失是什麼。而劇集的主創顯然希望戲外的我們能對這些缺失知曉更多,或者至少想要對這些缺失知曉更多。只有這樣,一切才有改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