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走紅啟示錄:國產AI如何以技術、成本、規模驅動普惠進程?
更新于:2025-03-31 12:22:49

在AI領域,DeepSeek無疑成為了今年的焦點。隨著眾多企業紛紛投身其應用實踐,行業內逐漸達成了一個共識:DeepSeek的火爆不僅是AI大模型技術的一次勝利,更是AI產業從技術革新到商業應用落地的關鍵轉捩點。

這一轉變的核心在於,AI技術不僅要實現突破,還必須具備商業落地的能力,讓AI技術走出實驗室,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實用工具。矽基流動與昇騰的合作實踐,為此提供了有力證明。

在昇騰人工智慧夥伴峰會上,矽基流動的聯合創始人、首席產品官胡健分享了與昇騰共同推進DeepSeek業務實踐的歷程。他提到,技術、成本和規模的三重疊加,是推動大模型推理應用落地的關鍵因素。

胡健的觀點與當前AI產業的核心議題不謀而合。DeepSeek這類高性能模型與昇騰的算力支持相結合,再加上矽基流動的工程化能力,共同推動了企業應用大模型的進程,加速了AI技術的普及應用。

然而,儘管DeepSeek憑藉其低成本、高性能的特點迅速走紅,但模型能力與產業價值的轉化並非直線關係。模型能力強,並不意味著產業價值就一定高。

胡健指出,企業在部署AI大模型時,仍面臨硬體適配難、數據安全、算力效能慢、生態缺失等多重挑戰。如何在受限環境下提升大模型的推理速度,使其真正成為應用中的智力,是當前企業面臨的痛點。

但挑戰往往伴隨著機遇。春節期間,矽基流動與昇騰迅速上線了DeepSeek的“滿血版”模型推理服務,取得了顯著的市場反饋。平臺流量激增,日訪問量突破百萬,註冊用戶超過500萬,矽基流動也因此登頂AI產品增速榜。

這一成功案例表明,企業的數智化轉型需求迫切。DeepSeek的走紅讓企業看到了應用AI大模型的潛力,但如何落地卻成為難題。矽基流動與昇騰的合作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高效應用的路徑,也驗證了AI產業普惠發展的標準範式——模型能力、算力與雲服務的協同。

只有DeepSeek的模型能力,沒有算力與雲服務的支撐,其現象級的火爆可能難以持續,更難以快速轉化為產業價值。矽基流動與昇騰的實踐充分證明,針對不同模型在不同硬體上進行最大優化,是實現AI大模型高性能的關鍵。

在這個過程中,本土AI產業生態已經梳理出一套相對完善的流程,來承接DeepSeek帶來的巨大流量。矽基流動憑藉技術優勢,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成本優勢,進而贏得了更大的規模。技術、成本和規模的疊加效應,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矽基流動與昇騰在適配DeepSeek底層架構上做了大量優化工作,包括算子融合與調度優化、深度適配底層框架架構設計等。這些技術優化大大增強了矽基流動在AI產業上的核心競爭力,也為企業應用部署DeepSeek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基礎。

面向AI大模型的應用部署,企業需要一個覆蓋模型適配、算力支援以及應用加速的綜合性解決方案。DeepSeek提供了頂級的模型性能,昇騰作為算力底座提供了高性能計算資源與適配能力,而矽基流動則提供了一站式MaaS雲服務、大模型推理引擎等工程化能力,加速AI產業的發展。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國產方案不僅可以協同進化,在性能上與國際巨頭媲美,更能提供貼合本土需求的服務,市場對國產技術體系的態度也在逐漸轉變。DeepSeek的火爆不僅是一款AI大模型的成功,更是國產技術體系協同進化的一個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