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正是繁殖的好時機。
此時,播種育苗,亦或者移栽種植,都能事半功倍。
若你想要一分錢不花擁有許多植物,實現種植自由,一定要試試扡插。
對此,可能有人說了“扡插總失敗,我該怎麼辦?”,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
建議,春季扡插育苗,多注意這5點,差不多10天就能長出大白根,插多少活多少!
⑴選擇合適的枝條
很多植物的枝幹都具備繁殖能力,可以培育成獨立的幼苗。
但不同枝幹的生根成活率不同,我們需要截取健康、生長旺盛的枝條。
切記:
1.一定要優先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
2.扡插培育多年生長的木本植物,一般一年生的枝條最佳,太嫩或者過老的枝幹生根成活率會略遜一籌。
⑵正確處理枝條
葉子會光合作用,合成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理論上講,在枝幹沒有長出根須之前,葉子是主要的養分和水分來源,肯定是越多越好。
但實際上,枝葉多,代謝消耗也大,得不償失。
建議大家,一定要正確處理枝條插穗,讓枝幹更多的養分和水分分散到生根這件事情上,促進枝幹生根發芽,蛻變成獨立的幼苗。
1.裁剪長度。
凡是過猶不及,枝幹過長不好,過短也不行,一般長度在10-15釐米之間最佳。
2.去除多餘葉子。
過嫩的葉子代謝快,過老的葉子合成養分速度慢,所以我們需要及時地去除多餘的葉子,如頂端和底端的葉子,只保留中間處於“生長巔峰期的葉子”。
當然,若枝幹的葉子過大,我們最好適當地修剪掉1/3-1/2。
3.殺菌和催根處理。
能走捷徑,大家一定別放過,所以在修剪完插穗后,一定要用多菌靈或生根水溶液浸泡20-30分鐘,殺菌消毒以及提高細胞活性,提高生根劑,降低傷亡率。
不止如此,還要在陰涼處,放到乾燥后再上盆種植,這樣可以避免根部沾水“悶養”後腐爛。
⑶選擇合適的介質
不同植物有著不同生長習性,最適宜的生根條件不同。
所以若想要枝幹順利生根發芽,就需要根據植物的喜好配置不同的介質,營造適宜的生長環境,提高成活率。
1.種植多肉植物,要採用疏鬆透氣肥沃的土壤。
一般將珍珠岩、蛭石等大顆粒介質的比重控制在50%以上,這樣混合后的土壤將會十分透氣,更適宜“耐旱型”植物生存生長。
不止如此,在育苗階段使用透氣性排水性卓越的介質,即使扦插其他植物,也能事半功倍。
不過要注意,顆粒介質過多的土壤無法滿足“喜肥型”植物的生長需求,所以生根後,要及時移栽更換土壤,為植株生長開花做準備。
2. 要提前對介質殺菌消毒,防患未然。
建議,扡插前,用多菌靈水溶液等代替自來水,讓介質保持濕潤,殺菌消毒,避免枝幹尚未生根就因“微生物作祟”而走向死亡。
⑷扡插注意事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了堅實的基礎,想要獲取成功,依舊不可以放鬆大意。
建議,一定要注意扡插的每一個細節,以免大意失荊州,功敗垂成。
1.選擇適合的扡插時間。
春季和秋季,環境溫度長時間穩定在15-20攝氏度之間,這個時候植物多處生長巔峰期,不管扡插什麼植物,成活率都會大大提高。
2.控制扡插的深度。
扡插過深或者過淺,都會增加傷亡率,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一般深度為插穗的1/3-1/2之間。
⑸“催根”養護技巧
扡插后,我們只需靜靜等待生根發芽了,但也不能大意。
建議大家,一定要在溫度、濕度、光照等多方面,盡量貼合植物需求,促進生根發芽。
1.溫度,將環境溫度控制在最適合植物成長的範圍內。
2.減少光照,間接地減少植物的代謝,讓更多的養分集中在插穗生根發芽上。
3.保持濕潤,一定一定要及時地跟土壤以及枝葉補充水分,減輕插穗的壓力,保持活性。
4.觀察插穗狀態,及時地根據插穗狀態做出調整,如插穗腐爛、生病蟲害就趁早扔掉,以免交叉感染,耽誤其他的插穗生根發芽。
寫在最後,
暖春已至,快動手試試吧!保管其樂無窮,收穫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