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浩瀚無垠,從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距離,據估計約為1500億光年。
然而,這僅是人類通過各種觀測手段所揭示的距離。對於更遙遠、更遼闊的宇宙部分,其規模和範圍仍是一個未解之謎。或許,正如古代科學家張衡所言,宇宙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存在。
進一步探索,如果將宇宙理解為包含“上下四邊”的空間維度與“古往今來”的時間維度的集合體,那麼,從時間的角度審視,我們又該如何界定宇宙的年齡呢?
在討論宇宙年齡之前,我們需要明確宇宙的起源,即宇宙“誕生”的那一瞬間。
在中國的傳說中,宇宙初始時猶如一顆混沌的“雞子”(《藝文類聚》),由盤古一斧破開,從而誕生了宇宙。而在印度神話中,宇宙之主也是從一個“卵”中孕育而出。結合這兩大文明古國的傳說,似乎可以想像,宇宙在最初階段就像一個“蛋”。
當然,現實情況遠比這複雜得多,實際上,關於宇宙最初的狀態,我們並沒有確切的答案。科學家們只能根據天文現象和空間物理的基礎理論,推斷出一個廣為接受的觀點。
這一廣受認同的觀點是:宇宙是由一次巨大的爆炸產生的……
這是一次規模巨集大無比的大爆炸,其起點是一個被稱為“奇點”的存在。
對奇點進行科學解釋相對複雜,但如果用一種形象的方式描述,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個體積極其微小、質量卻異常巨大的物體。需要強調的是,這裡的“小”與“大”都超出了我們的常規認知。
在這個奇點內部,包含了構成現今宇宙的所有物質和能量。由於某種未知原因,在某個特定時刻,這個奇點突然發生了劇烈的爆炸。這次爆炸使得奇點中的物質和能量不斷向四周擴散,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最終形成了我們今日所見的宇宙模樣。
因此,科學家們通常將奇點爆炸的這一時刻視為我們宇宙誕生的起始點。他們還為這個時間節點賦予了一個名字——大爆炸(The Big Bang)。
所以,當我們試圖估算宇宙的年齡時,實際上是在計算自大爆炸至今的時間跨度。具體的測算過程頗為繁複且深奧,這裡不再贅述,直接給出結論。
經過測算,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38億歲,前後誤差不超過2100萬年。
即便只是誤差範圍,也代表著一段極為悠久的時光......
宇宙的形成源自那場壯觀的大爆炸,這場源自奇點的爆炸在一瞬間完成。按照現行的計量單位來看,爆炸發生后的第一秒內,奇點內的物質和能量便被噴射至遙遠的空間。然而,那時的宇宙並非我們現在所見的模樣。這些物質和能量以一種難以直觀描述的狀態存在,直至爆炸發生后的兩億年,才逐漸形成了最早的星系和類星體。
我們所居住的銀河系,亦是在這一時期開始成形的。
隨後,在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后,宇宙才逐漸呈現出如今138億歲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