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適是大多數人都曾經歷過的身體狀況,由於胃需要直接與攝入的食物進行接觸,很多不恰當的飲食習慣都會給胃部帶去難以預料的損傷。在民間,常常有十病九胃的說法,而且由於個人體質的差異,胃病的具體表現和調養方法也不相同,因此若想要找到胃病的通用療法,可能尚不現實。
不過,胃病患者若想要減輕病症影響,同時加快疾病恢復速度的話,依舊有法可行。若能在生活中做好5件事,或許就能幫您調理胃部,助您早日恢復胃健康。
1.飲食調養
胃病大多是“吃”出來的,因此調養也需要在吃上下功夫。根據傳統中醫經驗總結,肠胃不好的朋友可以秉持“素鮮溫軟”四個準則。
素指的是患者應當以植物性飲食為主,同時保持葷素適當搭配的就餐習慣;鮮則意味著所挑選的食材要足夠新鮮,特別是新鮮的果蔬與肉類,其營養價值更高,攜帶的寄生蟲也更少,更適合胃病患者食用;溫指的是食物入口應當呈溫熱態,以免刺激腸胃;軟則是指食物應當易於消化,足夠滋養。
居家烹飪時,若能堅持上述四點,養個好胃或許就不難。
2.適當戒口
胃病患者在調養期間,還應當保持嚴格的戒口習慣,像酒精冷飲、麻辣刺激性食物、滾燙熟食以及煙草等,都應當保持限制。
胃部受損大多與胃粘膜受傷有關,而上述的一些食物、飲品,都會對胃粘膜產生刺激,影響其修復速率,還可能加深病情,切莫輕視。
3.保持鍛煉
積極健康的鍛煉習慣同樣能夠促進胃部健康恢復。根據研究,若胃病患者能夠保持每天30min左右的低強度有氧訓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細胞修復進程,繼而幫助恢復健康。
而且,適宜的鍛煉也能輔助腸胃蠕動,説明消化與吸收,繼而緩和因為胃病產生的消化不良狀況,好處多多。
4.給胃保暖
胃炎患者還應當注意腸胃位置的保暖措施,以免濕寒氣體侵入體內,影響胃部的正常運轉。
特別是在夜間睡覺的時候,養胃人士可以嘗試在腹部貼上一個暖寶寶,這樣便能促進胃部氣血通暢,對腸胃生理功能運行以及組織的修復都有説明,不妨一試。
5.控制情緒
精神狀態和身體健康之間,也存在多種複雜聯繫。當人們處於緊張、焦慮、煩悶等消極情緒時,會感到自身的消化功能受阻、腸胃運轉不暢,這自然不利於胃病康復。
相反,若能夠保持積極樂觀、開朗向上的心態,則自身免疫系統的活力會更高,繼而説明胃部進行病菌清除與活力恢復。
因此,在養胃期間,請注意保持一個好心情,效果或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