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百年木棉
花開滿枝
麻涌鎮鷗湧村166歲古木棉承載數代村民的集體記憶
莞城西城樓公園。在木棉的點綴下,古建築更顯韻味。
去橋頭鎮參加這場春天的熱烈盛宴吧!
在萬江,東江邊的十余株木棉樹迎風而立,花朵怒放。
古木棉盛開,紅花灼灼。
鷗湧村的古木棉樹已有166年樹齡。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馬駿 通訊員金麻)又是一年木棉紅!記者昨日從麻涌鎮瞭解到,該鎮鷗湧村一棵擁有166年樹齡的古木棉樹傲然挺立、紅花灼灼,與鄉村共生共榮,默默見證著歲月的變遷與輝煌。
儘管已歷經百餘年歲月,但這棵古木棉依舊身姿雄壯。舉目望去,它的樹榦遒勁有力,透露著蓬勃的生命力;花朵繁密紅豔、綴滿枝頭,花紅似火、蕊紅如焰。
木棉樹下,懸掛著它的“身份證”,數據顯示該樹樹高15.2米、胸圍260釐米,東西冠幅14米、南北冠幅18米,樹幹粗壯得需兩名成年人張開雙臂才能勉強合抱。如今這一古木棉已被東莞市列為三級古樹。
百餘年來,這棵古木棉在河邊靜靜佇立,與鄉村共生共榮,承載著數代村民的集體記憶。“在我小時候,這棵樹就已經有將近兩層樓高了,是陪伴我們幾代人長大的一棵樹。”村民謝叔站在樹下,抬手比畫著記憶中的場景,“那時候每逢木棉花開,老人們會來這裡撿拾花曬乾煲湯泡茶,孩子們也經常來這裡玩或是在河裡遊水嬉戲。”
時光荏苒,這棵古木棉樹在此堅韌紮根,巍然挺立、蓬勃生長,如同時光的守護者,見證著鷗湧村年復一年的發展變遷,靜靜地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古樹名木是歷史的見證,為了保護古樹讓其更好地紮根生長,麻涌將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融入“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中,讓這些古樹煥發新機,推動麻涌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
相關新聞
城內木棉盛放 點綴春日畫卷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滿元、盧政 通訊員莞城宣、何敏怡、徐豔陽、馮銳峰、譚彬琳、倪斌、曾令旺、劉潤華
陽春三月,正是木棉花盛開的時節,走在東莞的大街小巷,總會偶遇一片燦爛熱烈的紅,讓眼前的春日畫卷更生機勃勃。
在莞城的西城樓公園,朱紅城樓托起漫天烈焰,青瓦映照出春日的姹紫嫣紅。在可園,曲廊深處,木棉斜探過月洞門,花影在窗櫺上繪就了一幅水墨畫。在東莞人民公園,木棉樹的枝頭盛開著紅豔豔的花朵,仰拍一張花與天空的合影,輕輕鬆鬆就能獲得一張電影感大片。
春風拂面,紅棉綻放,萬江迎來一年中最熱烈的景色——緋紅的木棉點綴枝頭,為城市增添一抹熱烈色彩。在東江河堤,兩岸木棉樹競相綻放,遠遠望去,宛如一片燃燒的紅雲,與不遠處的金鰲洲塔、金鼇塑像交相輝映,繪就一幅壯美的嶺南春日風景。來拍照打卡的市民李女士說,三月的東江木棉很有特色,尤其是垂下來的枝條上也開滿紅花,構成別具一格的風景畫。
不僅東江河堤,萬江各社區公園、街道、江河兩岸均可見木棉花盛放的景象。
在橋頭鎮,大街小巷的木棉樹也於近日陸續進入盛花期,滿樹繁花迎風綻放,為城市披上一層耀眼的外衣。一樹樹火紅的木棉,如燃燒的火焰躍上枝頭,讓人一眼望去便沉醉其中。
據瞭解,今年由於氣溫適宜,橋頭鎮的木棉花開得格外繁茂。走在橋頭的街道上,隨處可見木棉花的身影,抬頭一看便是滿樹繁花,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不勝收的春日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