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行車易犯困?這些細節你可能沒做到位!
更新于:2025-03-28 11:08:24

許多駕駛員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滿懷精神地踏上高速公路,卻往往在行程中途感到哈欠連天,眼皮彷彿有千斤重。明明平時駕車時精神抖擻,甚至前一天晚上休息得十分充足,但一上高速,這種困意便如影隨形。

有人將這種現象歸咎於個人體質,或是認為高速行車過於單調乏味。然而,實際情況遠比這複雜。

高速行車中的困乏,可能源於多個被忽視的細節。其中,駕駛節奏的單一性是一個重要因素。與複雜的城市道路相比,高速公路的路況相對簡單,車流穩定,駕駛員幾乎無需頻繁進行剎車或變道操作。這種缺乏變化的駕駛環境,容易使大腦進入一種“自動駕駛”狀態,導致注意力下降,進而產生困意。尤其是當道路筆直、沿途風景單調時,這種“催眠效應”更為明顯。

為了緩解這種困意,駕駛員可以適當調整車速,在安全範圍內變換車道,以增加駕駛的多樣性。聽一些節奏感強烈的音樂,或與車內乘客進行交談,也能有效保持大腦的活躍度,減輕困倦感。

車內溫度的調控同樣至關重要。許多駕駛員可能未曾意識到,車內溫度對駕駛狀態有著顯著影響。過高的溫度會使身體進入放鬆狀態,從而加劇困意;而過低的溫度則可能導致身體緊繃,同樣容易引發疲勞。因此,將車內溫度維持在22-24℃之間,既能避免過熱導致的困倦,又能確保駕駛的舒適度。

視覺疲勞也是高速行車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在高速公路上,駕駛員的視線往往較為單一,缺乏複雜的信息輸入,這容易導致眼睛逐漸疲勞,進而影響大腦的清醒度。夜間行車時,單調的車燈和反光標誌更是加劇了這一現象。因此,駕駛員應適時轉動眼球,觀察左右後視鏡,以減輕眼睛的負擔。短暫停車休息時,閉眼放鬆幾秒,也能讓眼睛得到充分的緩解。

飲食選擇同樣對駕駛狀態有著重要影響。在上高速前大量攝入米飯、麵條等高碳水食物,會導致血糖迅速上升,隨後又迅速下降,從而引發強烈的困倦感。而為了提神而過度依賴咖啡或功能飲料,也可能在刺激效果過後導致身體更加疲憊。因此,駕駛員在飲食上應注重均衡,選擇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肉等,並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高碳水食物。如需喝咖啡提神,應少量多次飲用,以免影響後續駕駛狀態。

最後,長時間保持不良坐姿也是加劇身體疲勞的重要原因。座椅角度不當、腰部支撐不足,都會使背部、頸部和腿部長期緊繃,導致肌肉疲勞加速,進而影響駕駛狀態。因此,駕駛員在上高速前,應調整座椅角度,確保腰部和腿部有足夠支撐,保持自然舒適的坐姿。長時間駕駛時,可在服務區短暫休息,舒展筋骨,以緩解疲勞。

高速行車中的困乏並非不可克服。通過調整駕駛節奏、控制車內溫度、緩解視覺疲勞、合理飲食以及保持正確坐姿等措施,駕駛員完全可以在高速行車中保持清醒和專注,確保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