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平權:比亞迪、吉利、奇瑞如何引領全民智駕新時代?
更新于:2025-03-27 23:26:27

近日,中國汽車市場的智能駕駛領域迎來了一次重大的技術革新和市場衝擊。比亞迪、吉利、奇瑞三大自主品牌相繼發佈了各自的智能駕駛方案,這些方案不僅代表了技術層面的重大進步,還標誌著產業鏈的深度整合,並預示著智慧駕駛技術在市場上的全面普及。

從技術層面來看,比亞迪推出的“天神之眼”智能駕駛方案覆蓋了從入門級到高端的不同需求。其中,“天神之眼C”(DiPilot 100)採用前視三目純視覺方案,配備12個攝像頭和5顆毫米波雷達,支援高速NOA功能和自動泊車,適用於10萬元級別的車型,甚至下探至7萬元的海鷗車型。而“天神之眼B”(DiPilot 300)和“天神之眼A”(DiPilot 600)則分別通過增加雷射雷達和更高算力的晶元,實現了從高速到城區,再到全場景的高階智能駕駛能力。

吉利發佈的千里浩瀚智駕解決方案,則強調了“智駕平權”與“安全平權”的理念。該方案分為H1至H9五個層級,每個層級都針對不同的車型和使用者需求進行了優化。例如,H1層級能夠實現高速NOA和自動泊車,而H9層級則支援全場景D2D、城市無圖NOA等功能,具備量產落地的L3級智能駕駛能力。

奇瑞則推出了獵鷹智駕方案,旨在實現智能駕駛的全面普及。獵鷹智駕分為獵鷹500、獵鷹700和獵鷹900三大系列,每個系列都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需求和車型定位提供了多樣化的智能駕駛功能。其中,獵鷹900採用VLA+世界模型新一代智駕系統,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

在產業鏈層面,比亞迪展現出了強大的整合能力。其“天神之眼”方案中的晶元供應涉及英偉達和地平線等知名供應商,感測器方面則與多家專業廠商合作,確保了硬體性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比亞迪在演算法研發上也投入巨大,通過自研和合作開發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升智能駕駛演算法的精度和效率。

吉利汽車同樣在產業鏈佈局上積極進取,通過與科技企業、供應商的緊密合作,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智慧駕駛生態系統。而奇瑞則依託其長期的技術積累和開放的生態合作模式,與華為、英偉達、地平線等頂尖夥伴合作,為其智駕方案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和產業鏈保障。

從市場層面來看,比亞迪、吉利、奇瑞的智駕方案均以實現“智駕平權”為目標,大幅降低了智能駕駛技術的成本,使得曾經“高高在上”的智能駕駛技術開始走向全民普及。通過分層級的平臺化方案,這些智駕方案能夠搭載在不同價位的車型上,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這些智駕方案還通過優化供應鏈、整合資源和技術創新,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了智駕性能的基本需求。例如,比亞迪在晶元和感測器的選擇上既考慮了性能又兼顧了成本,使其智駕方案能夠在不同價位車型上得到廣泛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與早些年“蔚小理”等新勢力車企主打的高端智駕相比,“迪吉瑞”代表的傳統自主品牌更注重技術的普及性和實用性。通過優化感測器配置、採用合適的晶元和演算法,將智駕價格平民化,使更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智慧駕駛帶來的便利和安全。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智能駕駛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深刻的變化。未來,智能駕駛技術將更加成熟和智慧化,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同時,車企需要在技術、市場、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和突破,以在智能駕駛時代取得成功和可持續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