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脈脈高聘人才智庫發佈《2025 春招職場安全感洞察》,對職場安全感展開深入研究,引發廣泛關注。調查顯示,近7成職場人認為月薪多少都不會有安全感。2025春招後,職場人安全感平均得分6.03分,剛剛超過及格線。其中,近1/4職場人安全感嚴重缺失,評分在0-4分;近半數職場人安全感較高,評分在7-10分。
從工種來看,金融投資類以6.80分位居安全感榜首,設計類僅4.89分墊底。金融行業憑藉高利潤、強合規性和高薪酬,為從業者構築起較高的安全感;而設計類崗位受AI替代影響大,外部需求波動大,導致從業者安全感偏低。技術/研發類崗位雖有技術壁壘,但“35 歲危機”使其安全感僅6.01分;產品與運營類、中後台類崗位也因崗位需求不足、易被削減預算等問題,安全感低於平均值。
行業方面,安全感差異同樣顯著。人工智慧(6.92 分)與新能源(6.72 分)行業領跑,受益於技術紅利和資本投入,從業者工作機會多、薪資高。互聯網(5.67 分)和新教育培訓(5.85 分)行業則墊底,行業波動使得從業者崗位穩定性變差。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業者安全感在及格線徘徊,新生活服務、智慧家電等行業表現較好。
在影響職場安全感的個人因素中,工作能力以3.54分成為核心支柱,587人將其列為首要因素。“名校/高學歷”(2.82 分)和 “工種選擇”(2.32 分)緊隨其後,反映出學歷在職場的重要性,以及新技術浪潮對職業發展的影響。名企光環對安全感也有影響,且企業規模越大,員工對其依賴程度越高。此外,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作息紊亂成為頭號健康威脅,影響近7成職場人,25.8%的職場人還受酒精過敏等 “非典型性” 健康問題困擾。
過去一年,職場人安全感呈現兩極分化,超四成職場人安全感下降,三成有所上升。提升安全感的措施中,提升業務能力(65.91%)、拓展人脈資源(50.23%)和學習新技能(40.33%)位列前三,僅29.22%的職場人選擇跳槽或轉行,體現出職場人對主動求變的謹慎態度。
頭圖來源:脈脈
【來源: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