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記者 嚴藝文
通訊員 陳虎輝 許舒凡 葉錦宇
廣州地鐵十號線與十二號線作為廣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X”對角線,均進入運營調試的衝刺階段。3月26日,記者來到十號線五鳳站、西塱站探營。據悉,十號線西塱至廣州大道中將在年內建成通車,天河路站將無法同步開通。設計上十號線將提升為“一區一色”的鮮明風格,設置三座特色站。
建設進度超九成,天河路站無法開通
據介紹,地鐵十號線呈西南-東北走向,全長19.3公里,共設13座車站、1座車輛段。線路是天河、越秀、海珠、荔灣四大組團中心區的“加密線”,也是外聯線,其西端與廣佛線、二十二號線銜接,對實現人口向週邊城區轉移、加強廣佛兩市地鐵銜接、推動廣佛同城化發展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截至目前,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1%。13座車站中5座已“三權”移交,7座已封頂進行機電施工;13個區間中,12個已貫通並完成機電施工,1個進行土建施工。十號線西塱至廣州大道中段的軌行區、廣鋼新城車輛段已“三權”移交。
根據計劃,十號線西塱至廣州大道中將在年內建成通車,該段長17.2公里,共設12座車站。天河路站由於周邊環境敏感複雜、緊鄰商業和地下空間,施工受到諸多限制,採用暗挖施工的工效低、工期長。該站仍處於土建階段,將無法同步開通。這也意味著三號線石牌橋至天河客運站段的拆解仍需等待時日。此外,地鐵十號線共設13座車站,相較此前表述的“14座車站”減少一座,表明曾因征遷引起爭議的署前路站取消。
採用“一區一色”風格,設置三座特色站
廣州地鐵介紹,十號線以“宜居廣州,多彩生活”為設計主題,展示廣州“創新、開放、綠色、活力”的宜業宜居城市風貌。線路共設置3座特色站,分別為東湖站的“休閒生活”、廣鋼新城站的“活力生活”、西塱站的“和諧生活”。
據瞭解,十號線將以往“一站一色”理念提升為“一區一色”的鮮明風格,根據各區段環境底蘊選取主色調,天河區採用活力朝氣的“朝陽橙”;越秀區採用底蘊深厚的“古韻金”;海珠區採用海珠晴瀾的“粵繡藍”;荔灣區採用生態樂活的“生態綠”。主題色應用在牆面、天花,同時對空間進行了優化提升,運用了豐富的燈光變化,呼應了多彩生活的主題。
“十號線在機電裝修一體化設計和標準模組化進行一大突破。”廣州地鐵設計院十號線裝修總體蘇文華表示,十號線標準網站站廳天花的綜合管線佈置有別於以往中間高兩側低的傳統形式,全線標準站首次將管線集中放置公共區中部,獲得更高的內部空間,同時釋放出2/3的公共區空間,提升了車站的整個空間感受。
作為廣佛線、一號線、十號線、二十二號線4線換乘的樞紐,西塱站車站圍繞“和諧生活”主題,設計方案以“雙城共生、自然聯結”為內核,通過純凈的空間基調與自然元素融合,打造兼具現代美學與人文溫度的換乘空間。整體空間以“純淨白”為主色調,營造簡潔明快的公共交通氛圍。值得注意的是,十號線開通后,廣佛線和一號線可通過十號線站廳換乘。
設計方面,從“眾人攜手”與“樹木生長”中提取靈感,西塱站天花造型以流暢的菱形類比枝葉交疊的形態,通過白色金屬格柵與木紋飾面的結合,呼應“向上生長”的活力。立柱與牆面搪瓷鋼板與局部仿木紋柱,木紋元素如脈絡般點綴空間,象徵廣佛兩城文化基因在協同發展中的自然交融。
(注: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公佈為準。)
編輯:聶粵
來源:金羊網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