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重慶開州區南門鎮卷橋村的跳蹬水庫施工現場迎來重要節點,隨著第一車碾壓混凝土緩緩注入10-13號壩段澆築區域,跳蹬水庫大壩碾壓混凝土正式啟動澆築,項目建設邁入全新階段。
在施工現場,8台自卸車連續運轉,兩台270型拌合系統全速生產,單日混凝土供應量突破3000立方米。通過推土機、切縫機、挖掘機、振動碾的高效協同作業,首倉6800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性澆築完成,標誌著大壩主體施工進入快車道。
據瞭解,跳蹬水庫作為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大壩壩型為混凝土重力壩,壩軸線長412米,壩頂高程242.4米。最大壩高60.4米,壩頂寬8米,總庫容1.06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4250萬立方米。
“從此刻開始,我們的人員機械將全部24小時運轉。”施工單位負責人表示,跳蹬水庫大壩結構複雜、廊道縱橫,分土分塊分區眾多。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從混凝土原材料的嚴格篩選,到配合比的反覆試驗優化,從澆築前對倉位的細緻清理、範本及埋件的精確安裝,到澆築過程中的分層厚度、碾壓參數、溫度控制、碾壓密實度監測,每一個環節都有專業技術人員嚴格把關。
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碾壓品質,跳蹬水庫工程將引入大壩無人智慧碾壓技術,智慧系統計劃5月底前上線,可通過衛星高精度定位和導航,經車載控制模組進行指令的下發和完成,實現碾壓機械的無人駕駛施工作業,全天候連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模組可自動規劃最優碾壓路徑,控制碾壓速度,解決漏碾、過碾、交叉碾壓等問題,保證壩體各部位壓實均勻,滿足大壩填築碾壓的質量標準。”施工單位負責人介紹,在實施好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的同時,也在繼續優化方案、掛圖作戰、打表推進,確保4月底前導流度汛工程達到10年一遇洪水標準,全面完成汛前目標任務。
上游新聞記者 張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