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春生夏長”,春季陽氣升發,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春三月,此謂發陳”,此時兒童生長激素分泌旺盛,骨骼細胞分裂活躍。唐代詩人韓愈曾描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正是仲春時節雨水充沛、地氣升騰的景象,暗合人體生長所需的“潤澤”之力。
為啥說春天是孩子的“猛長期”呢?春分之後,白天開始變長,日照時間也比較長,它可以促進維生素D合成,助力鈣吸收,從而刺激骨骼生長板,加速軟骨細胞增殖;從傳統醫學的一個角度,春屬木,對應肝氣疏洩,肝主筋,腎主骨,此時調理肝脾可助氣血通達,為骨骼提供養分。
春天孩子進入“猛長期”,建議多給孩子吃這4種菜,好吃營養還蹭蹭長個,那麼具體是什麼菜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1、 西蘭花
它每百克含鉀316毫克,維生素C含量超柳丁,且富含鈣、維生素K,形成“鈣-K-C”鐵三角,促進骨膠原合成,提升鈣質沉積效率。
推薦食譜:白灼西蘭花
做法:1、西蘭花切小朵,洗凈,用鹽水泡泡;2、鍋里燒水,放一點鹽和食用油(這樣西蘭花保持顏色翠綠)3、水開後放入洗凈泡好的西蘭花,焯一會,時間不要太長;4、碗里放蒜末和少許切好的紅辣椒,倒入白灼汁放入香油,澆淋在西蘭花上即可。
2、香芹
其鉀含量260mg/100g,含鈣、維生素K及芹菜素,可調節體內酸鹼平衡,緩解春困乏力。清代袁枚讚其“柔嫩可愛,素炒勝葷”,佐香乾炒制,鹹香開胃。
推薦食譜:香芹炒香干
做法:1、芹菜豆干切段備好,小米辣切碎備好;2、起鍋燒多一點油後,連續放入小米辣、豆干、芹菜攪拌均勻;3、放入適量蠔油、生抽、鹽,繼續翻炒2分鐘,即可出鍋。
3、菠菜
它被譽為是明目強筋的“營養模範生”,含有多種營養元素,比如鐵、葉黃素及維生素A,既能預防春燥目澀,又能促進血紅蛋白合成,改善運動耐力。
推薦食譜:菠菜雞蛋餅
做法:1、菠菜焯水後撈出(切碎)備用;2、碗中打2個雞蛋打散,加入菠菜和少許鹽和黑胡椒粉,2勺麵粉攪拌均勻;3、鍋中放入油,倒入菠菜雞蛋煎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4、油菜
這個菜是補鈣清熱的“江南春味”,鈣含量153mg/100g,與牛奶相當,且含維生素K輔助鈣吸收。其性平味甘,可緩解春季口角炎,清代《隨園食單》載其“清炒最得本味”。
推薦食譜:清炒油菜
做法:1、小油菜掰開洗淨瀝干水分;2、起鍋熱油爆香蒜末、干辣椒,放入油菜旺火快炒,油菜開始變軟加入2勺生抽、少許糖翻炒均勻;3、出鍋前加入少許鹽炒勻即可裝盤。
春天是孩子的長個季,這個時候,要注意多吃一些時令的食物,同時在烹飪的手法上,也要注意“少油快炒、保留原味”原則,如“清炒油菜”最大程度鎖住營養;家裡有的孩子的不妨多給他們吃一些,説明孩童如新竹破土,迎風而長。順應天時,食養兼修,方不負這“最是一年春好處”的韶光,也能説明孩子長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