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學生因AI造假被高校開除
更新于:2025-03-26 21:22:28

據媒體日前報導,在過去一年裡,位於立陶宛首都的維爾紐斯大學開除了10名違反AI使用規則的學生。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注意到,今年以來,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明尼蘇達大學等高校都出現了類似情況。

據瞭解,維爾紐斯大學開除學生是因為這些學生在作業、畢業論文中不當使用了人工智慧。所謂不當使用,是指未明確說明或披露使用了人工智慧。

無獨有偶,一名耶魯大學的學生也因AI工具的使用與校方發生分歧。據悉,今年2月,這名就讀於耶魯大學EMBA的學生約翰·多伊(John Doe)將耶魯大學、耶魯大學在內的三名教授以及兩名院長告上了法院。

訴訟狀中稱,在2024年6月的一場考試回答中,原告的教授發現,該生的回答異常冗長且格式複雜,並且使用了近乎完美的標點符號和語法。雖然此次考試是開卷考,但不能使用網路。教師通過ChatGPTzero檢測部分答案時,發現該生確實使用了AI工具,最終約翰·多伊這門課被判定為不及格,並被停課一年。約翰·多伊指控學校在學術紀律處理過程中存在管理不善和歧視行為。

今年1月,中國留學生嚴某因在一項作業中使用ChatGPT修改數據,被譴責學術不端,並最終導致被麻省理工學院開除。

因使用AI進行學術造假,來自明尼蘇達大學博士生楊海山(音譯)今年2月被學校開除,隨後他在法院上起訴該校,並否認學校對其的指控,但最終敗訴。涉事學生楊海山,2024年夏天在摩洛哥旅行時需完成學校的一次預考。按照考試要求,楊海山需要在8小時內使用筆記、報告和書籍等資料(但不包括人工智慧)完成三篇論文。楊海山聲稱,他已按照要求完成了考試,但負責審查考試的四名教授認為,楊海山提交的論文答案中出現與ChatGPT回答的內容極為相似。楊海山的教授對媒體表示,楊海山並不是第一次出現用人工智慧完成作業的情況。一年前他曾用人工智慧提交了一份家庭作業,當時他受到了警告,但並沒有受到進一步的懲罰。

當下,國內高校也正積極探索學生使用AI工具進行內容創新與不規範行為之間的邊界。

3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發佈《上海交通大學關於在教育教學中使用AI的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規範》根據應用風險的差異,將高等教育教學領域的人工智慧應用劃分為四種類型:禁止使用、有限使用、鼓勵使用、開放使用。

其中,對風險較低,或師生經討論達成較高共識,確保使用符合教育教學目標、倫理規範和技術可靠性要求的,鼓勵使用。對存在高風險,或者師生經充分討論一致反對的場景或環節,禁止使用。對於造成一定隱私影響、學習成效影響、安全合規性等存在一定風險的,應有限使用。

此前,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都曾出台相應規定和辦法。早在2024年6月29日,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便與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發佈了《生成式人工智慧學生使用指南》,該《指南》的編寫方之一、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王峰曾表示,在制定指南的過程中,最“糾結”的是如何定義AI直接生成的內容——指南與其說是考驗學生,其實更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

和AI玩一場猜數遊戲
和AI玩一場猜數遊戲
2025-03-28 2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