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來臨前,會先經歷6個癥狀!勸告:這些高危人群不要忽略
更新于:2025-03-26 14:59:15

麻藥消失后,小蕊(化名)從沉睡中醒來,她說自己彷彿做了一個很長的夢。

在幾個小時前,小蕊被推進了手術室,她以為自己只是進行一個簡單的闌尾炎手術,而真相是,浙大二院專家動用了一種全新的手術方式為她切除了結腸癌病灶。

近一年來,21歲的小蕊經常腹脹腹痛,起初以為是大姨媽搞的鬼,吃點止痛藥也能緩解,沒當一回事。臨近畢業季,小蕊的腹痛明顯加劇,大便次數變得不規律,還有嚴重腹瀉。父母得知後,便帶她來到醫院做了一個無痛腸鏡。

最終,小蕊被確診了結腸癌,爸媽擔心女兒承受不住打擊,便騙她說是闌尾炎,要做手術。

手術進行得很順利,而對小蕊的父母來說,接下來的難題是如何告知女兒真實病情,因為還有一系列的輔助化療在等著她……

一、越來越多腸癌患者是年輕人

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男性結直腸癌發病率排名第四,女性結直腸癌發病率排名第三。

在過去,腸癌患者大多集中在中老年群體,但這些年來,30歲以下罹患大腸癌的人群比例逐漸升高。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研究顯示,直腸癌的發病率在1991~2014年之間翻了一番,20~49歲人群發病率翻了一倍(2.6/10萬~5.2/10萬)。是什麼原因讓這種癌症開始向年輕人下手呢?

1、坐出來的癌症。

“葛優癱”是當代年輕人最喜歡的姿勢,大多年輕人都認為能躺絕不坐,能坐絕不站。在英國的《國際流行病學雜誌》研究發現,久坐辦公的人,患腸癌的風險會增加44%。

2、吃出來的癌症。

現代年輕人的三餐怎麼解決?外賣,外賣,還是外賣。某團、某餓平台確實方便了許多打工人,外賣香不香倒不說,它們用得油可一點都不少。還有一些奧爾良烤腸、午餐肉公仔面、香辣雞腿漢堡……這些都是油炸、燒烤等加工肉,比起清淡的飲食,更容易增加患癌風險。

3、吸出來的癌症。

煙草中包含多種有毒物質,其中有70餘種致癌物。不少年輕人為了釋放壓力會選擇吸食煙草,還有不少被動吸煙者。長期吸入一手煙或二手煙,患癌症的風險也在無形中增加。

二、別忽視!腸癌會偽裝成闌尾炎

符煒醫生曾分享過一個他接受的患者案例。

那天,門診來了一位患者,拿著一份彩超報告,問我:“為什麼他的闌尾已經割掉了,還會得闌尾炎?”我拿過他的彩超報告一看,上面寫著:右下腹可見一約3cm的條索狀物,懷疑闌尾殘株炎。

詢問後得知,這位病人3年前曾因“闌尾炎”在當地醫院行“闌尾切除術”,最近一段時間,他的右下腹又開始隱隱作痛,而且有加重的趨勢,懷疑是當年的手術有遺漏,於是就到了醫院做闌尾彩超。

我詳細詢問患者腹痛的特點、伴隨癥狀及大便的情況,再仔細地進行了腹部檢查,告訴他:“可能沒有闌尾炎那麼簡單”,然後開單讓他查了結腸鏡,結果證實了我的擔心——披著“闌尾炎”外衣的結腸癌!

專家提醒,直腸癌早期還會有便血等明顯的癥狀,而結腸癌癥狀則較為隱秘,多與闌尾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痔瘡等症狀相似,常常讓人誤判。

如果有以下癥狀者,需要儘早進行結直腸檢查,以排除是癌症引起的癥狀:

(1) 粪便带有血或脓液及较多粘液;

(2) 大便習慣改變或不規則;

(3) 經常有腹部隱痛或脹痛及脹氣;

(4) 慢性腹瀉或經常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5) 腹部能觸到腫塊或肛門出現腫物;

(6) 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及乏力。

三、篩查可有效降低腸癌死亡率

結直腸癌發展緩慢,從防治來說,在早期篩查最有價值。如果腸鏡發現異常腫物,可以在檢查時同時切除,以防止癌變,治療過程也相對簡單,且花費不大。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最新《結直腸癌篩查指南》,建議以下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腸癌篩查:

1.45歲以上無癥狀者;

2.有結直腸息肉病史個體;

3.有慢性闌尾炎或闌尾、慢性膽道疾病史或膽囊切除史者;

4.曾行治療性結直腸癌切除術的個體;

5.大便隱血陽性患者必須進行結腸鏡檢查;

6.高風險家族,如一級親屬被確診為結直腸癌,則篩查需要從更早開始;

雖然結直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但它是一種可治可防的癌症,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重飲食調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燒烤油炸食物,以低脂飲食為主,也要適當增加運動,強健體質,對預防結直腸癌都有積極作用。

參考資料:

[1]22歲女大學生查出結腸癌,父母千方百計隱瞞病情,這些癥狀要警惕!.浙大二院.2020-11-06

[2]狡猾!結腸癌竟可偽裝成闌尾炎.醫學界腫瘤頻道. 2018-05-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