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聰穎
《風雪夜歸人》主創及演員。(北京人藝供圖)
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尹星雲)3月25日,北京人藝今年首部新排大戲《風雪夜歸人》舉辦媒體見面會。作為北京人藝“經典保留劇碼恢復計劃” 的開篇之作,《風雪夜歸人》將憑藉經典故事、創新解讀與唯美演繹,搭建起與當下對話的橋樑,為觀眾帶來一場兼具藝術美感與思想深度的視聽盛宴與心靈震撼。
見面會上,該劇藝術指導馮遠征、導演閆銳與主創,以及劉恒、陸璐、李洪濤、梁國棟、劉宸、梁丹妮、李勁峰、李金濤、李雪歌、陳紅旭、龔鈺泉、張楚焓、胡昕怡、趙澤棟、徐督、孫嘉良等全體演員亮相。
經典新排 在愛情與命運中探討生命的意義
《風雪夜歸人》由戲劇家吳祖光於1942年創作,曾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北京人藝上演。此次重排,是北京人藝對這一經典的再次挖掘,也是對於人藝審美的繼承和探索。
北京人藝院長、該劇藝術指導馮遠征。(北京人藝供圖)
“這部經典裡面包含很多對人生、愛情與命運的探討,是一部浪漫淒美的中國故事。”馮遠征表示,“我們在這次的創作中既有傳統的元素,又有現代的風格和手法。從舞臺展現到演員表演都是一種新的樣式。”
導演閆銳認為,作為一個近百年前的故事,本劇一定能夠讓當下觀眾產生共鳴,“這部劇會為我們展現生命的意義,去表現什麼是真正的活著,什麼是純粹乾淨的心靈。”
唯美呈現 舞臺上尋找極致美感
“這是一部跨時代的作品,它有著中國人的審美基因。”馮遠征說道,舞臺上的美感是此次創排的一個特點。整個舞臺呈現以大寫意、簡潔、質樸的風格回歸到戲劇的本體空間。不同於傳統的現實主義作品,此次的舞臺以寫意的設計,突出了中國傳統審美意蘊,用現代感的光影,構建起整個戲劇的想像空間。
曾執導過《名優之死》《原野》等作品的閆銳第一次獨立執導首都劇場的大戲。面對又一部富含傳統戲曲元素的作品,他希望藉助崑曲的雅緻,將詩意的感受和靜谧的戲韻表現在舞臺上。雖然劇中並不是直接描寫戲曲行的故事,但是其中的戲曲背景讓創作者從戲曲中尋找靈感,通過現實與非現實的跳躍以及第三視角的加入,豐富了作品的層次和空間。
強大陣容 展現舞臺光芒
作為北京人藝今年的重點大戲,本劇擁有強大的演出陣容——既有觀眾熟悉的李洪濤、梁丹妮等實力派“老將”,也有陸璐、梁國棟、劉宸等優秀的人藝舞臺新星,還有首次受邀參演人藝劇目的北方崑曲劇院的劉恆。武生出身的他此次將作為“外援”出演劇中旦角名伶魏蓮生,與人藝青年演員陸璐飾演的玉春,共同上演一出淒美的浪漫曲。“北京人藝對於人才是開放的態度,希望邀請優秀的、合適的演員來合作,同時讓北京人藝青年演員的成長通過作品得到觀眾的認可。”馮遠征表示。
本劇的排練過程中,演員們不僅從話劇表演等方面下功夫,還通過專業形體設計拓展了角色的舞臺表達空間,並集體赴北方昆曲劇院等專業院團對戲曲表演進行了學習和觀摩,努力在一個月後為觀眾呈現一出兼具傳統與現代的舞臺故事,為經典賦予新的活力。
傳承創新 “經典保留劇碼恢復計劃”啟動
伴隨著《風雪夜歸人》的創排,今年北京人藝“經典保留劇碼恢復計劃”也正式啟動。該計劃將在近三年內,把北京人藝“壓箱底”的經典劇碼整理恢復,每年安排1—2部經典劇碼重排上演,以展現經典劇目的活力。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表示,這是北京人藝採用多樣化方式推動經典劇碼傳承發展的舉措。或者通過 “絕對複刻” 的方式恢復 “博物館劇碼”,原汁原味保留經典原貌;或者啟用全新陣容對經典進行現代演繹,為經典注入時代活力。傳承與創新並舉,讓北京人藝的老戲重煥青春光采,也讓年輕觀眾領略經典名著的獨特魅力。這同時也是劇院應對年輕演員培養的緊迫性,藉此讓年輕演員深度瞭解人藝歷史,親身體悟經典劇目的厚重與魅力,進而真正理解老藝術家們留下的寶貴 “家底兒”,更好地完成對 “北京人藝演劇學派” 的傳承,為劇院發展持續注入新生力量 。
通過“北京人藝經典保留劇碼恢復計劃”,北京人藝將促進更多時代經典和精品力作不斷傳承上演,進一步推進新時代藝術創作繁榮和高質量發展。
該劇將於4月25日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