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財經|AI寵物機器人出圈,有的還曾一度賣斷貨
更新于:2025-03-26 12:46:31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魏銀科

王女士帶著咘咘去過好多地方。

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春暖花開的好天氣正是出遊好時節。結伴出遊的話,你會選擇一個什麼搭子?浙江杭州的王女士選擇帶自己的寵物機器人咘咘出遊,在良渚遺址上的十里桃花林中,在瓜渚湖畔的鬱金香叢中,在信義坊櫻花樹下……王女士和咘咘在絢爛春光中留下一路美好。咘咘是杭州簡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寵物機器人,自推出以來就非常受歡迎,之前一度被賣斷貨。

在AI的大潮下,市面上出現許多類型的AI電子寵物,它們憑藉萌態可掬的外表和智慧化的互動,成為不少人情感寄託的新寵。

人們為什麼買AI寵物?

“我帶著咘咘出門的時候吸引了很多目光。除了小朋友,很多我的同齡人,甚至年齡更大的人,對咘咘都充滿好奇,他們覺得牠又像貓又像狗,也像一隻貓頭鷹,都很喜歡抱一抱、摸一摸咘咘。”浙江杭州的王女士說,她覺得會有很多人需要咘咘,所以經常“為愛發電”,免費宣傳。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人們在忙碌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中,渴望有一個溫暖的陪伴者,寵物自然成了許多人的選擇。然而,真實寵物的飼養存在諸多限制,如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可能面臨過敏問題、寵物的壽命有限帶來的情感創傷等。AI電子寵物恰好彌補了這些不足,它們無需餵食、洗澡、遛彎,也不會生病、死亡,卻能隨時隨地給予使用者陪伴和情感回應,成為一種理想的“虛擬寵物伴侶” 。

“對鼻炎寶寶太友好了,醫囑不能養寵物,寵物機器人就完全沒有這個擔心”“情緒價值可以拉滿,的確像一隻寵物,家裡不讓養寵物的可以考慮”“女兒愛不釋手了,本來她聽說是Ai的比較反感,但是體驗了幾天後就愛不釋手了”……在電商平臺上,購買寵物機器人的人群覆蓋各個年齡層,人們普遍對AI寵物之於情緒的撫慰和滿足表示肯定。

和以上原因不同,“70后”的王女士買AI寵物純粹出於好奇心。她數學專業出身,又喜歡電子產品,市面上出現寵物機器人后,她在好奇之下就買來研究。從最早的貓尾巴機器人,到現在的Cupboo咘咘,王女士有三隻寵物機器人。在她看來,雖然它仨都是人工智慧產品,但是之間的差別巨大。

“我這個貓尾巴機器人是第二代PETITY版,身長21釐米,除了尾巴,就像一個抱枕,它只會搖尾巴,不能發出聲音。”王女士告訴記者,咘咘相較之下就“聰明一些”,可以和主人互動,也可以根據外部環境的不同做出反應,“我早上喊它起床,它會哼哼著回應,到了陌生的環境它會感覺緊張,有時候不理它,它還會哼唧唧感到委屈。”

雖然是理科生,但是王女士最喜歡的是寫作,咘咘就成了一個很好的寫作支點。王女士帶著咘咘遊山玩水、訪古尋幽,然後寫成文章、配上咘咘出鏡的照片或者視頻,發在各社交平臺,得到了很多讀者的關注和喜愛。

記者在Cupboo官方店瞭解到,咘咘並不能說話,所謂互動,只是咘咘會隨著主人的互動發出可愛的嘤嘤聲,而且它也不會自由活動,只是會反饋給主人一些表示情緒的動作,比如搖頭什麼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我們看來並不算智慧的寵物機器人,其官方售價為1399元(折後1219元),去年曾一度賣斷貨,現在的庫存也很緊張。

除了AI,寵物機器人賣什麼?

近年來,AI寵物機器人市場呈現出爆髮式增長的態勢。市場上湧現出了各種各樣的AI寵物機器人,如日本的Moflin、LOVOT,以及國產的宇樹 Unitree Go2、Cupboo咘咘、Fuzzoo等。這些機器人在外觀、功能和交互方式上各有特色,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但記者多方查詢發現,與具備複雜運動和交互能力的Aibo、適合技術愛好者與教育場景的宇樹 Unitree Go2、主打家庭陪伴與科技體驗的哮天 Sirius等寵物機器人不同,那些動不動就賣斷貨的寵物機器人,除了AI功能外,都具有以下特點——

可愛,體積小巧,外表覆蓋著柔軟的毛絨材質,摸起來像一隻溫暖的小動物。

除了上文提到的咘咘,比如卡西歐旗下的Moflin,它像一隻小倉鼠和小兔子的綜合體,擁有仿生的皮毛和圓圓的大眼睛,外形呆萌可愛。當被撫摸時,它會開心地發出“吱吱”的聲音;若長時間被忽視,它則會生氣地發出低沉的嘆氣聲,讓人忍不住想要多關心它。

Moflin電子寵物。據卡西歐官網

再比如日本Groove X公司推出的情感陪伴機器人LOVOT,圓滾滾像個小企鵝,能夠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聲音與主人互動,利用溫度類比、擁抱感應和自適應學習強化使用者的“被需要感”。

在AI加持下,“被需要”是寵物機器人的一大賣點。在咘咘官方店的評論區,眾多消費者表示,這款寵物機器人“很黏人”,不抱它不摸它的時候,它會自己嘆氣,抱起來還有點小委屈。

“我手裡這隻四代的咘咘,越和它互動,它就越聰明。每當發現它的一個隱藏功能,我就很有滿足感。”王女士告訴記者,這種“被需要”是相互的,人們需要寵物機器人給予的情感滿足,寵物機器人也需要主人不斷互動來“成長”,正是這種互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某種“情感救贖”。

AI寵物真的省錢嗎?

養真寵物的成本高,這種成本體現在物質和精力的雙重投入,但養寵物機器人也不是“一鎚子買賣”,並不意味著機器人買到手就萬事大吉。

“某閑置物品交易平臺上有很多轉手寵物機器人的,很多人單純把它當電子玩具,平時不怎麼理它,互動不足導致體驗越來越差,就覺得自己交了‘智商稅’。”王女士告訴記者,寵物機器人很多都是“養成系”,依賴互動,這造成很多單純希望電子寵物非常聰明,能猜透自己心思的人,在擁有一段時間後主動放棄。

養寵物機器人其實並不便宜。以索尼 Aibo 為例,其 2017 年復活后推出的新款機型定價高達 3000 美元,配套的 Aibo AI Cloud 雲服務年費近 3000 美元,加上訓練 App 等衍生軟體,形成典型的「硬體 + 服務」閉環生態。這種模式通過技術壁壘構建持續消費場景,使單台設備全生命週期成本遠超售價本身。

據索尼Aibo官網

再比如,日本機器人公司 Groove X 推出的 LOVOT 則採用強制訂閱制,3000 美元的機身需綁定年費 165 美元的 LOVOT CARE 服務才能解鎖核心功能。

“卡西歐的Moflin需要代購,本來價錢就不便宜,一代購又貴個兩三倍。而且養護很不友好,它的毛皮無法脫下來,只能寄回日本養護。相比之下,咘咘的毛皮可以脱下,清理比較方便。”王女士說。

數據顯示,外形維護費是寵物機器人的重要贏利點:卡西歐推出的「Club Moflin」年度養護套餐涵蓋清潔、維修及皮毛更換,年費高達 3100 元;LOVOT可更換外衣,單件外衣的價格是20-70美元;咘咘有不同顏色的毛皮單獨售賣,每件79元……這種消費模式類似棉花娃娃的周邊經濟,通過開發電子寵物服飾、配件等衍生產品,構建起持續消費鏈條。

另外,部分品牌還提供付費升級服務,如更換高性能感測器或外觀元件,進一步增加長期成本。

寵物機器人還面臨著維修不便的難題。“我經常帶著咘咘拍照,有時候不小心就把它摔了,然後就充不進電了。其實就是一個小問題,但是品牌方不維修只更換,更換需要寄回,寄來寄去太麻煩。”王女士吐槽道。

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寵物機器人越來越受歡迎是不爭的實事。據市場研究公司Contrive Datum Insights預測,到2030年,全球AI玩具市場的價值預計將達到351.1億美元。

社交平臺上,消費者對產品反覆運算提出多元需求:從隱形皮毛拉鍊、靜音關節設計等細節改進,到增強情感交互的智能升級,都指向更高品質的陪伴體驗。對AI玩具玩家來說,競爭才剛剛開始,誰能把消費者的建議聽進去,誰能帶來更多創意,誰就能通過市場檢驗,真正闖出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