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茂名日報
失信案例
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被執行人被移送偵查
■通訊員 蔡志瑩
本報訊“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句古老的俗語承載著樸素的公平正義觀念。然而,現實中總有一些人漠視法律權威,妄圖逃避還款義務。近日,電白法院針對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對被執行人謝某採取了強有力的法律措施,將有能力履行卻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的謝某移送公安機關偵查。
案件回顧:買賣合同糾紛,被執行人拒不還款 據悉,原告梁某與被告謝某因買賣合同產生糾紛,經電白法院及茂名中院兩級法院審理后,依法判決謝某向梁某清償貨款30萬元及相應利息。但判決生效後,謝某遲遲未履行還款義務。2019年8月,依梁某申請,電白法院正式立案執行。執行期間,承辦法官依法向被執行人謝某送達執行通知書等材料,並多次對謝某名下財產進行詳細查詢,卻一無所獲,案件無奈進入“終結本次執行程式”。
2022年6月,電白法院根據梁某的恢復執行申請重新立案。承辦法官再次要求謝某履行判決義務,並如實報告財產狀況,但謝某依舊我行我素,拒不配合。同年12月,電白法院依法扣劃謝某銀行帳戶存款2214元,在扣除執行費后支付剩餘案款給梁某,但這與欠款總額相比只是杯水車薪。直至2023年11月,謝某因長期規避執行被司法拘留15天。即便如此,拘留期滿后的謝某仍未認識到錯誤,堅決不履行判決義務。
法律嚴懲:法院移送偵查,拒執者終嘗惡果 鑒於謝某有履行能力卻惡意拒不履行,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為維護法律尊嚴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電白法院依法將謝某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偵查。
此次案件為拒執者敲響警鐘,法律絕非一紙空文,任何試圖挑戰法律權威、逃避法律責任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同時,也提醒所有債務人,依法履行債務不僅是道德義務,更是法律責任,只有維護法律尊嚴,才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與誠信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