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條建議,寫給職場年輕人
更新于:2025-03-26 11:13:25

最近這段時間,又將有一批應屆畢業生走入職場,即將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也有人問我:“Cherry,你也是從基層一步步做到高管,最後自己創業的,有沒有什麼建議給到職場年輕人??”

回想我的工作生涯后,我有7條建議,也是我自己人生經驗的總結,分享給職場年輕人。

看十年,做一年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大多數人都會高估自己一年內所做的事情,卻低估自己十年內所能做的事情。

這句話的本意,是告訴我們要有長期主義的心態。但長期主義的前提就是,你究竟有什麼樣的目標。

有時候剛一畢業,同學們間的競爭力就有一些差距。

其實在上大學的時候,你們做的準備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填報志願是很盲目的,隨機的。但另外一些同學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已經想清楚了未來要從事什麼樣的行業,所以他選擇了相關的專業,並且在學校期間,不斷紮實專業技能。

在學校時,可能差別不明顯。而一旦走入社會,你們的能力差距就顯露出來了。

如果之前你從來沒有考慮過你的人生規劃,那麼從你踏入職場時,你一定要思考未來的人生方向,究竟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要想十年,但更要干一年。什麼意思呢?就是每一年你都要關注到價值和貢獻。

在職場上,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一些人拚命加班,把自己搞得很累,但收效甚微。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抓重點的能力,做了大量可做可不做的工作。

當你因為工作幹不完而苦惱時,不妨踩一下剎車,思考一下:哪些事情對公司的業務説明最大,哪些工作更能提升你的能力?

然後你要按優先順序排序,優先完成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把眼前的事做出價值。

做一個能解決問題的成年人

很多人初入職場,是比較玻璃心的,他們的心態相對較差,受不了委屈,經不住壓力。

比如,他在工作出了失誤,領導批評了兩句,他們的心態就崩了,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

公司里有坦誠的文化,強調對事不對人,看到問題要隨時指出來,這樣才能讓每個人及時知道哪裡需要改進,然後馬上調整。這樣,所有人都朝著一個目標奮鬥,把事情做到最好。

但同事們卻不敢跟他反饋問題,因為指出問題,他就會不高興,然後鬧情緒。

甚至他還會把生活上的情緒帶在工作上,和物件吵架了,就擺爛,撂挑子不幹了,他也不管其他同事為這個專案付出了多少。所有人都得為他的情緒化買單。

如果是這樣,你很難在工作中走得長遠。即便是跳槽,也難以被委以重任。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你要少受情緒影響。而是要以完成目標為導向,放下情緒,著手去解決你面對的問題,成為一個問題終結者。

情緒化,是巨嬰。而能解決問題,才是一個人成年人的表現。

所以也有一句話分享給你:一個人最大的底氣,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要被卡在思想鋼印裡

科幻小說《三體》中,有一種科技,叫做思想鋼印。

就是用技術手段,在你的腦海中種下一個潛意識。比如給士兵打上一個“水是有毒的”的思想鋼印,那麼這個士兵到死都不敢喝水。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思想鋼印。無論腦海中的結論是否荒謬,你都會對這個潛意識深信不疑。

有的人的思想鋼印,是自己打上去的。他總是覺得自己不行,做不到。

所以他就會自我設限,遇到難題就躲,不願意嘗試。正如獵豹創始人傅盛說:人的最大壁壘,在自己腦子裡。如果我們的事業進展未獲所期,多半是因為我們給自己設限,讓自己裹足不前,寸步難行。

你進入職場,千萬不要成為這樣的人。你必須要改變這樣的消極態度,即使遇到困難,也要相信自己。

你要告訴自己:“我一定能行”“這對我來說,並不困難”。

即便是你當下能力達不到,你也要告訴自己“只要好好努力,就能夠搞定”。

你必須要樹立這樣的信心,否則你就會被卡在思想鋼印裡。

做一個真正的聰明人

我還建議你,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聰明人。

所謂“聰明”,並不是讓你去做一些投機取巧的事,而是你要有自我反覆運算的能力。

比如,領導給你做了一個框架,或者給了你一個方法和策略,你必須要有自己的思考。

每一件事情都要別人教,怎麼可能呢?在職場上,你可能運氣好,會遇到好的師傅、好的領導,他會很耐心的教導你,培養你。但也有可能你遇到的領導沒那麼好,他也不願意栽培你,這時候全靠你自己。

所以,你必須要自己學習,在經濟學中,有一個“幹中學”的概念,就是你可以在工作中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一個小方法分享給你,就是你要學會做記錄。大部分人非常相信自己的記憶力。但事實恰恰相反,根據記憶力遺忘曲線,你會很快就把遇到的問題忘了。

因此,你可以把問題記錄下來,下次遇到相同問題,就可以有跡可循。

自我反覆運算是別人幫不了你的,你必須自己復盤,你才能從中產生對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認識,獲得與眾不同的感悟和洞察,這是一個人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過程。

保持終身學習

有人採訪阿裡巴巴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問能否給年輕人建議。

蔡崇信說,我的建議是年輕人學習一兩個非常基本的技能,你必須能告訴別人,我是某一領域的專家,這是能得到尊重(成功)的前提。

我也非常認同,所謂荒年餓不死手藝人,當你有一項安身立命的技能,哪怕環境再惡劣,你都會有飯吃。

但要注意,這個世界更迭太快了,當時代的浪潮來臨時,行業都可能會消失。這時候,你引以為傲的技術和能力都將失去價值。

在《技術陷阱》一書中,將技術分為“取代型”和“使能型”這兩類。

“使能型”技術,就是可以幫助人們更高效地完成已有的任務,比如計算機等。

“取代型”技術,就是像電梯操作員、打字員等,無論你技術如何精湛,都會丟掉工作。

在大時代面前,其實很難預測未來,所以你一定要保持終身學習,多學一些“使能型”技術。

正如《經濟學人》提到的,不斷改善更新技能是提高職業素養的關鍵。高層次的長期學習與高收入、低失業率呈正相關。

覺得不行的時候,才是工作的開始

你剛入職場,是很容易著急的,你遇到的挫折也會非常多。比如你在公司里,過去一個月了,兩個月了,還沒有開單。你感覺客戶太難搞定了,還經常在客戶那裡吃閉門羹,這時候,你就會氣餒,甚至想要放棄。

在這裡,給你分享一個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的故事吧。

稻盛和夫先生創辦京瓷后不久,公司沒有任何名氣,為了能夠生存下去,需要不斷去開拓新客戶,經常上門推銷。但是當時的京瓷沒有足夠的信譽,又沒有實績,上門推銷時,總是被冷淡拒絕。

曾經有一次拜訪讓稻盛和夫倍感屈辱,稻盛和夫一心只想見到真空管製造部門的技術人員,於是就突然上門拜訪。結果門衛屢次讓他吃了閉門羹。

但稻盛和夫不死心,拜訪了很多次,最終好不容易見到了相關的技術人員。

這位技術人員卻冷冰冰的說:“我們不接受沒有實績、沒有知名度的企業,突然來人推銷,我們絕對不可能採購。”

被強硬拒絕後,稻盛和夫先生垂頭喪氣,同行的年輕銷售員情緒也陷入了低谷。這時候稻盛和夫先生提振精神地說:“被拒絕的時候才是工作的開始,思考如何打開困難局面,正是我們的工作。”

最終他憑著這樣的強烈意志,不斷拜訪客戶,努力獲取訂單,在數番努力之下,不僅從該公司拿到了訂單,而且還拿到了其它大型電器公司的訂單。

你也是一樣,可能在當下,你已經做到了最好。付出了極致的努力,但是還沒有迎來轉機,這時候,不要過於失望。

不是想著就這麼算了,而是要振作起來。當你覺得不行的時候,才是工作的開始。你要去分析,去復盤,去找客戶的需求。不斷學習銷售的技能,直至簽下客戶。

人品第一,態度第二,能力第三

蒙牛創始人牛根生曾講過這麼一句話: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才無德,堅決不用。

你看,德是很重要的。我最後想建議你的,就是一定要有好的人品。

能力是基礎。有能力,你可以快速被領導看見,給你一些機會。

態度是根本。很多時候,你遇到的挑戰是遠遠超過你的能力的。你有解決問題的態度,你才能戰勝那些看似戰勝不了的困難。

人品是原則。為什麼有的人有人運,在人生的很多重要節點都有貴人扶持?就是因為他的人品好,所以別人才願意為他搭梯子。

人品是一個人的基石,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原則,沒有自己正確的三觀,沒有自己堅守的東西,那麼他是走不長遠的。

所以,你一定要做一個人品好的人。短期看,人品好獲益並不明顯,但把時間拉長,你將會發現,這個時代正在狠狠獎勵人品好的人。

以上,就是我給職場新人的7條建議,也是我一路走過來的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説明。

最後,祝你擁有一個好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