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湯劑太苦能加糖嗎?試試這4個“減苦”小妙招
更新于:2025-03-26 11:13:03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一提到喝中藥,很多人會談“苦”色變。不少患者有這樣的疑問:是否可以在中藥湯劑中加糖以改善口味?

  糖是一種中藥

  在中醫藥理論中,糖被認為是一種葯。漢代著名醫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記載的小建中湯,其中就有飴糖這味中藥。飴糖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緩中補虛、生津潤燥的作用。小建中湯以飴糖為君藥,用來補中益氣,顧護中焦脾胃。

  加糖可能影響藥效

  不同的糖類,藥性和作用也有差異,如果隨意加入中藥湯劑中,可能會對藥效產生影響。比如,白砂糖味甘,性平,具有生津潤燥的作用,有痰濕者不宜服用。紅糖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緩急、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在治療痰飲的小青龍湯中加白糖,在辛涼解表藥銀翹散中加紅糖,都會使藥效降低。

  此外,糖類尤其是紅糖含有較多的鐵、鈣離子,這些離子與中藥湯劑中的蛋白質、鞣質等成分結合,可能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藥效。

  有些中藥湯劑即使可以加糖,也要注意糖的用量,因為長期或大量使用糖類易傷脾、助熱、生痰,使人出現上火癥狀。

  另外,糖尿病,濕熱體質者,以及舌苔厚膩、感冒後痰多的患兒,在服用中藥湯劑時不宜加糖。

  “減苦”試試這樣做

  如果實在忍受不了中藥湯劑的苦味,大家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待藥液溫度在30~40攝氏度時服用中藥湯劑。

  2.將藥液一飲而下,不要小口抿著喝,盡量縮短藥液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

  3.避免讓藥液接觸舌尖,將藥液含在舌根,然後迅速咽下。

  4.服用中藥后,飲一杯溫開水。

  總之,中藥湯劑是否能加糖,需要根據藥性及個人體質來決定,大家應在中醫師或中藥師的指導下科學服藥。

【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