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裝修好到入住也有一段時間了,復盤了整個裝修環節,儘管部分的細節並不是太過於完美,也有些許遺憾。但是整體上來說,也是有很多不錯的設計,是我至今不曾後悔的。回頭想想,真的很慶幸當時做了以下4個“裝修決定”,真的太實用了,房子越住越舒適,大家不妨可以參考一下。
陽臺如果只是用來晾衣服的話,我認為還是太浪費了。考慮到日常每個家庭都會用到掃把、拖把、吸塵器等的清潔工具,各種收納問題很是頭疼,因此我決定在陽臺做個“家政櫃”,讓陽臺這個小小的空間收納能力爆棚。
為此我還安排了洞洞板,對每一個櫃子里的隔層做了規劃。把不常用的東西放在最上面,像那種凈水器過濾芯,擦窗的工具等等,幾個月才需要一次的雜物放上面。緊接著擺放囤的紙巾、濕巾、清潔劑等物品。
而洞洞板就能很好地收納各種清潔工具,如吸塵器,拖把掃把等等。因為有些工具包含很多不同的配件,利用洞洞板和不同尺寸的挂鉤組合,可以做到不用打孔不傷害櫃體就掛在牆上,擺放整齊后,每次開櫃門一目了然,拿取方便,這樣的收納方式實在是太香了,治好了我的強迫症。
最早的老房子還沒有乾濕分離的概念,每次洗完澡到處都是濕淋淋的。新家參考了日本的家居理念,做了四分離——將衛生間分為干區、濕區、馬桶區和洗衣區。如此一來,最大的好處就是洗漱、洗澡、上廁所、洗衣服四件事情可以同時進行,根本不用排隊等廁所。
如果家裡空間面積實在不夠的話,三分離也很好。淋浴房一定要做坡度,不易產生積水。玻璃門要選超白玻,這樣才是透亮的,不泛綠。馬桶的話推薦換上智能馬桶,舒適感真的跟普通馬桶很不一樣,誰用誰知道!一定要提前預留插座,大大提升生活品質。
高低臺真的是非常人性化的廚房裝修設計,真的後悔沒有早點知道。一般我們定製櫥櫃的時候,檯面的高度都是統一的,這樣對於身高比較高或者身高較矮的人來說其實並不合理。因為不同身高的人,去洗碗、切菜、炒菜,其舒適高度不同。
高低台的設計,主張以常下廚的人的身高為主,對檯面的高度進行定製設計。一般來說,洗菜區的檯面高度要高於烹飪區,二者高度差保持在10釐米左右為佳。比如說我的身高168cm,高臺做了92cm的高度,低台80cm就很合理,做飯時再也不必彎著腰洗菜或者架著手炒菜。
滿牆電視櫃是這些年比較流行的裝修方式,我之所以選擇它,一來是為了增大收納空間,二來是這樣的設計比較符合我這種懶人。把東西都塞進櫃子裡,一關門,整個客廳無比整潔,這樣的裝修決定真的是太明智了。
當然,我在打滿牆櫃子之前也做了功課,像這種滿牆電視櫃一定要“開合有度”。不能全部都做成全封閉式的櫃子,不然顯得太壓抑太死板了,適當就一些開放式空間,遵循二八法則,留20%敞開,做成展示區也行,做成不安櫃門的開放式櫃子也行,80%的空間安上櫃門隱藏收納,整體效果既美觀又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