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泥崗,晁蓋等人為何不殺掉麻翻的楊志一夥人?
更新于:2025-03-26 12:40:17

在水滸中,武松之所以要改作頭陀裝扮,其目的就是想以此來掩蓋本來的容貌,用以達到躲避官府追捕的目的。

畢竟彼時已經有了畫影圖形的手段,武松的畫像貼滿了大街小巷,他要想在守城士兵眼皮子底下脫險,就得改變原本形象讓人認不出他來。

回到智劫生辰綱,晁蓋、吳用等七人雖然是以販棗商人的形象出現在黃泥崗,但他們的面部容貌並沒有做任何掩飾。

也就是說,無論是楊志,還是運送生辰綱的那些士兵,都能清楚地記得晁蓋等七人的模貌,若讓他們活著,肯定會將晁蓋等人的樣貌描述給官府,到那時官府自然會畫影圖形對晁蓋等人進行緝拿,再加上七人的口音,其實很容易就能破案。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晁蓋他們來說,要想掩飾自己劫生辰綱的行為,殺人滅口毀屍滅跡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事實卻是,晁蓋等人在用摻有麻藥的酒麻翻楊志一行人後,並沒有趁機殺掉他們,而是選擇拿錢走路,任由楊志一行人自己恢復。

那麼問題來了,在黃泥崗,晁蓋等人為什麼不把麻翻了的楊志一夥人殺掉呢?

對此唐古認為無非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晁蓋等七人都不是殺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盜;

眾所周知,劫生辰綱的七人分別是晁蓋、吳用、公孫勝、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外加赤發鬼劉唐。

在劫生辰綱之前,晁蓋是東溪村的保正,說白了就是東溪村的村長,吳用是教書先生,公孫勝是雲遊的道人。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人是親兄弟,他們的身份是漁夫,長年在梁山泊以打漁為生。

至於說劉唐,長著一頭紅髮,給人一看就是個街頭小混混,當然事實也是如此,本領不大,江湖聲望不高,也就是如同小混混一般的存在。

晁蓋身為村長,又是村裡的首富,也屬於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他劫生辰綱的目的,一是為了錢財,二是為了江湖義氣,畢竟公孫勝和劉唐都找到了他。

所以他沒有必要為了生辰綱去亂殺無辜;

吳用是教書先生文質彬彬,他劫生辰綱無非就是為了錢財,所以也沒有必要弄出人命;

公孫勝是個道士,雖然不清楚他劫生辰綱的目的是什麼,但出家人亂殺無辜肯定是大忌,若給其恩師羅真人知道他殺了人,試想一下,羅真人會放過他嗎?

因此從這一點來看,公孫勝也不敢殺楊志一夥人;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這三位別看到後來挺狠的,在吳用找他們商量劫生辰綱之前,其實他們也是“軟柿子”,被彼時實力並不強的梁山團伙壓制,連到梁山泊打漁都不敢。

試想一下,他們還敢殺人嗎?若不是被生活所迫,估計他們連生辰綱都不敢去劫;

劉唐也就是個沒錢的小混混,他劫生辰綱也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沒有必要給自己找麻煩殺一些無辜之人;

由此可見,這七位劫生辰綱都是為了錢財,而他們又都不是殺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盜,因此自然不會殺楊志一夥人;

二,抱有僥倖心理,沒想到官府會捉拿他們;

在此之前,梁中書送給其岳父蔡京的生辰綱就曾多次被劫,但最後都是不了了之,並沒有抓到劫生辰綱之人。

此一次晁蓋等人自然也是抱有僥倖心理,想著事情很快就會過去,因此也就沒有殺楊志一夥人,省得把事情鬧大,最後反而不好收場。

但沒想到的是,這次官府動真格的了,再加上找的“豬隊友”白勝被官府叮上,從而才使得他的事情敗露。

再看晁蓋一夥人,劫完生辰綱后並沒有過多的關注此事動向,而是都聚在晁蓋家大吃大喝,直到宋江報信,他們才知道事情敗露。

由此可見,從秘謀此事到真正劫生辰綱,他們都應該存有僥倖心理,官府抓不到之前那些人,自然也找不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