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影響排尿的6大因素:年齡性別飲食氣候皆有講究
更新于:2025-03-26 10:58:25

排尿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對於人體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的機能。而尿液對於人體的健康,也有著一定的檢測意義,在檢查的過程之中,很多人都會有尿檢專案。當然,排尿的頻次也是需要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的。下面,就為大家一下排尿的影響因素!

1.年齡和性別

排尿(micturition)尿在腎臟生成后經輸尿管而暫貯於膀胱中,貯到一定量後,一次地通過尿道排出體外的過程。排尿是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的複雜反射活動。

嬰兒排尿因反射作用進行,不受意識控制,3歲以後才能自我控制。老年人因膀胱張力降低,常有尿頻現象;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而壓迫尿道。常引起滴尿及排尿困難。女性在月經期、妊娠期時,排尿形態也有改變。

2.飲食與氣候

食物中含水量多或大量飲水,可使尿量增加。咖啡、荼、酒等飲料有利尿作用。食物中含鈉鹽多可導致機體水鈉瀦留,使尿量減少。氣溫較高時,呼吸增快,大量出汗,尿量減少。

3.排尿習慣

排尿的時間常與日常作息有關,如晨起、睡前排尿等。排尿的姿勢、排尿的環境如不適宜,也會影響排尿活動。

4.治療因素

如利尿劑可使尿量增加;手術中使用麻醉劑、術后疼痛呵導致術后尿瀦留。

5.疾病因素

神經系統受損可使排尿反射的神經傳導、控制排尿意識障礙,導致尿失禁。腎臟疾病可使尿液生成障礙,導致尿少或無尿;泌尿系統的結石、腫瘤、狹窄等可造成排尿功能障礙,出現尿瀦留。

6.心理因素

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變化,可引起尿頻、尿急或因抑制排尿而出現尿瀦留;暗示也會影響排尿,如聽覺、視覺及身體其他部位的感覺刺激可誘導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