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和維生素D會增加腸癌的風險?還能補鈣嗎?營養師:牢記4點
更新于:2025-03-26 10:58:12

“美國科學家發現補鈣會增加大腸鋸齒狀息肉的風險,這種息肉有癌變風險!”

最近朋友圈又在瘋轉一個消息,稱美國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服用鈣片和維生素D補充劑,或者只服用鈣片,都會增加大腸鋸齒狀息肉的風險,而大腸鋸齒狀息肉癌變的概率非常高。

四捨五入,補鈣=腸癌!真的這麼可怕嗎?上到90歲的老人,下到幾個月的幼兒,很多人都在補鈣,如果補鈣真的危害這麼大,一定要趕快停止才行。

真相沒搞清楚,先別急著停止補鈣,看看這項研究到底說了啥。

一、補鈣會增加腸癌風險?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科學家近期發表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共納入2058名受試者,他們都曾經切除過腺瘤性息肉。

研究過程中,所有受試者隨機分為4個治療組:單獨補充鈣劑組、單獨補充維生素D組、同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組、不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組。其中,補鈣劑量為1200毫克/天,補維生素D劑量為1000IU/天。

這些患者進行了為期3年的鈣劑和維生素D補充之後,不再補充這些物質,並進行結腸鏡檢查。緊接著,研究人員連續3年觀察患者的變化,並再次通過結腸鏡檢查患者的身體狀況。研究結束後,科學家們分析研究數據,評估補充鈣劑或維生素D對結直腸鋸齒狀息肉(尤其是無蒂鋸齒狀息肉)發生風險的影響。這種息肉正是結直腸癌癌前病變的一種。

結果顯示,單獨補充鈣劑會導致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的發生風險增加1.65倍,同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則會讓風險增加2.81倍。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補鈣(或聯合補充維生素D)可能導致結直腸癌癌前息肉的風險顯著增加。

二、普通人要不要補鈣?

上述研究結果發表以後,很多正在補鈣的健康人群都在糾結要不要繼續補鈣,卻忽略了一點:該研究針對的是既往患有結直腸腺瘤的人群,其研究結果不能推廣至健康人群。因此,健康人群可以補鈣,但前提是一定要遵循臨床醫師的指導。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健康人是否缺鈣呢?其實,判斷是否缺鈣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鈣的膳食攝入量。

2017年,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發佈了一張《世界補鈣地圖》,上面標註了世界各國家、地區的居民每天從飲食中獲取的鈣含量。其中,中國居民的鈣攝入量僅有338毫克/天,在世界範圍內排名倒數。

另外,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成人的鈣攝入量應為800毫克/天。而衛生部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成人的平均攝入量僅達到了推薦標準的40%~50%。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補鈣是完全有必要的。

鈣是人體中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全程參與細胞的生長、骨骼的發育、神經和肌肉的控制、人體的新陳代謝。小孩缺鈣,容易發育不良;成人缺鈣,會導致免疫力下降;老人缺鈣則更複雜,不僅容易骨折,還可能會給心血管、內分泌、消化等系統埋下隱患。

三、補鈣越多就越好嗎?

缺鈣會損害人體健康,那是不是補鈣應越多越好呢?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張志清藥師表示,並不是這樣的,如果補鈣不當,會補出問題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每天最大補鈣量不要超過1.2克。

張醫生解釋,如果補鈣過多,鈣會被吸收到血液中,但是血液無法利用鈣物質,則會導致高鈣血症。如果血液中的鈣在腎臟、膽囊、尿路中沉積,會引起腎結石、膽結石、尿路結石。另外,如果鈣在心臟冠狀動脈血管中沉積,則形成斑塊,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心臟病。

對於骨質疏鬆的患者,也不能過多攝入鈣物質。如果攝入量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會帶來其他健康問題,例如:心梗、血管硬化等。

需要注意的是,補鈣和治療骨質疏鬆之間不能畫等號。人體的骨骼中有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其中成骨細胞負責把血液中的鈣沉積到骨骼中,而破骨細胞則負責將骨骼中的骨鈣溶解並釋放到血液中,它們共同維持人體血液中鈣離子濃度的穩定。要治療骨質疏鬆,則要增強成骨細胞的活性或抑制破骨細胞的作用,從而促進血液中的鈣沉積到骨骼,這樣才能提高治療骨質疏鬆的效果。

四、如何安心補鈣?

補鈣是全民熱議話題,湖南省人民醫院高級營養師蔡華建議大家可以按照以下4個方面來安心補鈣:

1、食補為主,鈣劑為輔。

鈣以食補為主,鈣製劑服用為輔。一日三餐的飲食中,我們要食用富含鈣物質的食品。例如:每天喝奶或多吃奶製品,吃大豆及豆製品。若攝入量不足,可以服用鈣劑。不過,需要適量服用鈣製劑,且多次分服。

2、不要忽略維生素D

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參與,因此,每天注意補充維生素D。一方面,可以適當讓皮膚接觸陽光,以製造維生素D。另一方面,食用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等等。另外,也可以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每人每天需維生素D400~800單位)。

3、保持體內激素平衡

維持體內激素平衡,保持雌激素、雄激素、甲狀旁腺素、降鈣素等內分泌激素的正常水準。另外,更年期女性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3~5年雌、孕激素。

4、堅持運動

堅持運動,保證每天有適當的運動量,鍛煉肌肉,給骨骼一定的壓力,促進骨鈣存儲正平衡,減少負平衡。另外,運動也有助於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總而言之,大家要重視補鈣這件事。日常生活中,堅持戶外運動,多食用含鈣食品,除了上述提到的,油菜、芥菜、蘿蔔等蔬菜也含有鈣物質,建議多吃。另外,大家也需要積極防癌,防患於未然,定期體檢,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煙酒。

參考資料

[1]《盲目補鈣,當心增加腸癌風險!》.保健時報.2021年2月5日

[2]《補鈣越多越好?錯,小心補出高鈣血症!》.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2020年9月28日

[3]《你需要補鈣嗎?怎樣補鈣才靠譜?這些常識你需要知道!》.科普湖南.2020年7月30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