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有出息,自信、堅定、有目標的人更容易成功,但是孩子的很多方面都是從小培養的,孩子的性格除了受遺傳的影響,家庭教育的養育方式影響也很重要。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經常對孩子這樣做,孩子長大會更加自信。
一是給孩子愛和重視。
現代教育強調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尤其是三歲之前,父母的陪伴會使孩子形成穩定的安全感,父母的愛,溫柔的話語、撫摸,擁抱等,都是讓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礎,讓孩子的情緒更加健康,心理各方面給予孩子的心理營養,所以父母一定要非常的重視孩子,愛孩子,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和溫暖。
孩子得到的愛越多,父母的陪伴越充分,孩子越不會粘人,越獨立,也越自信。
二是多看到孩子的優點,給孩子們鼓勵。
研究表明在,經常被鼓勵的孩子會更加自信,而且也能夠更加的成功。
最近有一個熱點新聞,一個爸爸因為孩子考了7放了很多煙花慶賀,因為孩子以前總是考0分,7分是一個進步,後來,孩子在鼓勵下考到了47分。這位爸爸也被網友封為“中國好爸爸”。
心理學上的實驗也表明,經常被鼓勵是一種心理暗示,而這種心理暗示,能激發孩子的潛力,能讓他朝著目標努力。
也就是說,你經常把孩子說成什麼樣,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其實就是暗示的作用。
三是給孩子尊重和自由。
孩子越是被尊重、越是自由,就會越自信,給孩子尊重和自由選擇的權利,讓他自己選擇,他也會從小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而且,要充分的給孩子探索的自由,比如說小時候,在家裡佈置好安全的環境生活,讓孩子自由的探索,家裡沒有危險的東西都可以碰,讓孩子充分探索空間。如果孩子拆卸一些旧玩具,不要阻止,這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研究的一個過程,孩子用自己的觀察和感受來探索世界。
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互助方式,對孩子具有長遠的影響,一個擁有充足的愛、經常被肯定和鼓勵的孩子,比那些經常被否定、沒有享受過溫暖的愛的孩子,會更自信,也更容易成功。
今日,今天你鼓勵孩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