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一個女人最好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
有人說,是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還有人說,是擁有一副永遠不會衰老的樣貌。
有個網友的留言,讓人深感觸動:
“我不知道別的女人如何,但我知道像我媽媽這樣的生活狀態肯定特別不好。
她每天在家中不是抱怨自己過得不幸福,就是焦慮意外的發生。
她現在情緒極其不穩定,導致家中氣氛很壓抑,我們生怕做出一點事情引她發火。”
同為女人,有人活成一股清風,自己過得輕盈的同時,還給別人帶來清爽;
有人活成一片陰霾,自己過得一團糟的同時,還給別人帶來陰影。
想起這麼一句話:“你現在的生活也許並不是你想要的,但絕對是你自找的。”
有的女人以為自己過得不好,都是命運待她不公,殊不知所有命運都是有跡可循的。
命苦的女人,往往都有這三個壞習慣。
仰視他人,是痛苦的漩渦
塗磊老師曾說:“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模仿別人;不是在過自己的日子,而是在羡慕別人的生活。”
幸福就是越比較,越廉價;
生活越是去比較,越糟糕。
熱播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中的簡慶芬是一個很矛盾的人。
她“耍心機”把何瑞之從Rebecca手中搶來,然而和何瑞之結婚後發現,自己並不想要這種生活。
結婚後的簡慶芬不幸福嗎?
有車有房,有個聰明的兒子,還有個情緒穩定且貼心的老公,從世俗意義上來看,簡慶芬過得很幸福。
可日復一日的家庭瑣事,慢慢消耗盡了她對婚姻的熱情和對生活的樂趣。
她每天要照顧丈夫的衣食,癱瘓的婆婆,還要顧及偶爾搗蛋的孩子,這樣的日子就像一灘死水,平淡得沒有一絲活力。
久而久之,簡慶芬對這樣的生活逐漸厭倦。
而曾經的情敵,現在的假想敵Rebecca呢?
社交平臺上展示的生活狀態是簡慶芬所羡慕的:
沒車貸沒房貸,沒有家庭瑣碎的干擾,年到40還能和“小鮮肉”談戀愛。
簡慶芬看著自己當年費盡心思搶來的男人,如今變得沉默寡言,不搭理自己,心中鬱悶無比,再看看滿屋的狼藉和吵鬧的孩子,回想Rebecca自由的生活,簡直懊悔到極點。
她心想,要是當初我不搶這個男人,我就不用過如今的糟糕生活,就能活得像Rebecca一樣瀟灑了。
慢慢地,簡慶芬為了擺脫自己眼中的“枯燥”生活,選擇了出軌。
簡慶芬就想衝出正常生活的軌道,活得像Rebecca一樣瀟灑自在。
可當她為了所謂的“自由”,親手打碎家庭平靜時才突然發現,看似隨心所欲的Rebecca,其實身患重病,孤身一人。
這時她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當初嚮往Rebecca的生活不過都是幻想,自己平淡無奇的日常,也成別人無法觸及的光。
曾看過一句話:“不要盲目仰望別人,也不要輕易矮化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站在幸福裡,仰望他人。
羡慕別人孩子處處優秀,自己孩子過於平庸;
羡慕別人丈夫時時體貼,自己丈夫過於木訥;
羡慕別人生活自由,自己生活無聊枯燥。
總之看別人都是光鮮亮麗,幸福美滿,看自己就是一地雞毛,倍感煎熬。
然而,總是仰望他人,不僅會消耗自己,還會迷失方向。
不圓滿本就是人生常態。
得到愛情,未必能得到金錢;
得到金錢,未必能得到幸福;得到幸福未必能得到健康。
真正聰明的女人,不會時時仰視他人,陷入痛苦,而是保持知足常樂,把握好當下的生活。
不仰望他人,不矮化自己,過好自己的一生就是幸福。
拒絕變化,是苦難的前兆
聽過一句有意思的話:“生活有千萬種樣子,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那樣,唯獨不是你想的那樣。”
深以為然。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有太多的事與願違和無法預料。
我們無法掌握生活,卻可以改變自我心境,坦然接受未知的變化,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作家李筱懿曾分享過這麼一段經歷。
她從前經常會因一些小事陷入焦慮。
比如要是明天開會需要她上台發言,前一天晚上她就焦慮得睡不好,想東想西,生怕明天會一緊張腦子突然一片空白說不出話。
要是遇到要出差,從接到通知的那刻起,她就已經開始預想路上會遇到各種難題,又憂心忡忡起來。
哪怕是寫一篇稿子,動筆之前再三琢磨,生怕自己寫不好,坐下半天都沒能寫出一個字。
常常是事未出,焦慮已經先行。
可她慢慢發現,之前擔心的一系列事情並沒發生,也沒有什麼事情能輕易將她擊垮。
無論是工作上的難題,還是婚姻的不順利,亦或者身邊親朋好友的逝去,在當時的她看來,彷彿天都要塌了。
可等真正事情來臨時,總有應對的方法,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
她意識到,所有的焦慮,其實都來源於自己的提前預設。
於是,在面對讓她難以預料的事情時,她不再緊張失措,反而用從容的心態去面對。
這樣反而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將這件事從生命中一筆帶過。
很多事,發生了就發生了,無論對此感到多麼焦慮和惋惜,都無濟於事。
允許一切發生的結果是,不管自己是否願意,都能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變化,將人生的主動權掌控在自己手中。
如此一來,才能真正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無法預料的變化,難以接受的苦難。
但沒有什麼坎是跨不過去,沒有什麼艱難是無法克服,提前焦慮,不會增加事情難度,還會影響當下的心情。
就像宮崎駿所說:“曾經發生的事情,但凡少一件,都不會成就如今的你。”
你怎知,當下的變化不是老天給你的考驗。
既然無法改變,不如勇敢面對生活給予的每一個“陷阱”,接受一切順其自然的發生。
讓花成為花,讓樹成為樹,讓變化成為滋養成長的能量。
一個女人的強大,不是對抗,而是允許和接納。
接納生活中的意外,接受人生的每一段故事都有不一樣的結局,去邂逅人生一切可能,成就未來的自己。
過分糾結,是人生的毒藥
最近遇見表妹莉莉,她的狀態讓我一驚。
在我印象裡,她一直是靚麗鮮活的,而如今疲態已經爬滿她全臉。
細問之下才得知,她經常因生活瑣事生氣。
比如上週末,他們約好一起出去玩,可是車開到半路就沒油了,她和孩子只好在大太陽的暴曬下,等老公加滿油才能出發;
到目的地,老公又給孩子吃不少油炸食品,導致孩子身患腸胃炎。
她覺得丈夫一點不重視這個家,當即就暴跳如雷,看到丈夫就來氣,一整天都沒玩好。
平時丈夫讓她心煩意亂就算了,孩子也不讓她省心。
孩子要麼吃個飯把碗打碎,要麼忘記把鞋子擺正,還有就是煮飯時水放多了……。
明明都是一些生活中很小的事情,可在莉莉看來都彷彿是天塌下來的大事,在家大吵大鬧。
有時候哪怕沒有發生什麼事,丈夫和孩子只要做點事情讓她不如意,她都會像個獅子一樣咆哮,讓家人的生活過得很不安。
其實,生活中很多像莉莉一樣的人,他們的生活好似被裝上了“負面鍵”。
一旦有人或者事觸及到這個開關,能輕易地將她生活攪得一團糟。
但要是冷靜下來想想,讓生活變得一團糟的並不是什麼大事,真正刺痛內心神經的,來源於難以調和的負面心態。
倘若懂得換一種心態去看待問題,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中村恆子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這本《人間值得》,激勵無數在困境中掙扎的女人。
恆子自小家庭貧困,好不容易完成學業,畢業后又遇到了找工作難的問題。
後來,她工作穩定後,嫁給了一位醫生。
本以為幸福的婚姻生活自此開啟,沒想到,她的醫生老公是一個酒鬼。
他把家中全部的錢都拿來喝酒請客,每天都喝得爛醉如泥,家中大小事物都撂攤子。
於是,家中的重擔全部壓在恆子一人身上。
恆子也曾內耗過,痛苦過,可她發現過多糾結根本解決不了自己當下的困境。
慢慢地,她對事情不再過多糾結,而是專注自身的發展,整個人變得鬆弛很多。
事實上,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完全都是心態的映照。
你選擇什麼樣的心態生活,就能得到什麼樣的人生。
正如楊绛所說:
“生活一半星辰大海,一半柴米油鹽。放一點鹽它就是鹹的,放一點糖,它就是甜的,放一點詩意,它就是別人眼裡的遠方。想調成什麼味,全憑自己。”
生活就像心電圖,起起伏伏是常態,選擇何種生活,全憑我們內心選擇。
選擇執著於小事,糾結於往事,終將成為生活的“囚徒”;
選擇拔掉心中的“刺”,樂觀面對,才能越走越遠。
一個心態好的女人,縱使被生活百般刁難,依然熱烈地活出自己的風采。
▼
愛比克德曾說:“是否真有幸福並非取決於天性,而是取決於人的習慣。
好的習慣不僅能讓我們魅力四射,也能幫助我們擁有更加幸福的生活。”
很多東西隨著年齡的消失而衰退,唯有好的習慣會持續滋養人的生命。
養成不仰視他人的習慣,便能活出自己的樣子;
養成不拒絕變化的習慣,便能治癒生活“頑疾”。
養成不過分糾結的習慣,便能從容面對當下。
好習慣才是一個女人一生最好的“護膚品”。
因為好看的容貌如曇花一現,而好的習慣卻能相伴終生,讓人永葆活力。
願每個女人都能養成好的習慣,擁有美好人生。
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