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兒和早產兒,差別有多大?能堅持住就別提前生!
更新于:2025-03-26 09:20:05

我們常說“十月懷胎”,其實是指懷孕40周寶寶出生,但是有的寶寶在不滿37周的孕期就提前降生了。在我們看來他們都是心急而提早出生的“小天使”,而在醫學上稱為:早產兒。

早產寶寶的爸爸媽媽通常都知道,與足月寶寶相比,早產寶寶具有“出生早、胎齡小、體重低”的特徵。事實上,他們之間的差異並不是只有這三點哦~

早產寶寶與足月寶寶有什麼區別?

外觀差異

早產兒的頭部比例會更大,占全身比例1/3,而足月兒是1/4;皮膚表現上足月兒紅潤,皮下脂肪豐滿;而早產兒皮膚呈絳紅色;此外頭髮也有差異,足月兒頭髮分條清楚,早產兒頭髮細而亂.....

生理差異

01

呼吸系統

早產兒由於肺發育不成熟,所以呼吸淺快不規則,也更為窘迫

02

循環系統

早產兒心率偏快,血壓較低。

03

消化系統

通常足月兒吞咽功能已發育完善,消化道面積相對較大,管壁薄,黏膜通透性更高,方便流質及乳汁中營養物質的吸收。

相反早產兒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常出現哺乳困難,消化吸收慢等問題。

04

泌尿系統

足月兒出生時腎結構發育完成,雖然功能尚不成熟,但在出生後24小時或48小時內即可開始排尿;相應的早產兒在泌尿方面反應可能稍弱一些。

05

神經系統

早產兒神經系統成熟度與胎齡有關,胎齡越小原始反射越難。

什麼樣的准媽媽容易早產?

孕媽媽飲食營養問題:

孕媽媽長期營養不良、喜歡吃辛辣刺激食物、喜歡吃寒涼食物,容易早產。

孕媽媽長期太過勞累:

孕媽媽從事重體力勞動、經常提重物、家務活特別繁重的、經常胳膊上舉導致腹部拉伸的,這種情況容易早產。

孕媽媽有妊娠疾病的:

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妊娠皮膚症、心臟病、腎臟病、尿路感染、病毒感染等疾病容易造成早產。

子宮環境差的:

多次流產的孕媽媽,子宮有先天問題的,子宮沒有肥沃的土壤繼續維持妊娠,容易早產。

有不良生活習慣的:

喜歡抽煙喝酒喝濃茶,喜歡減肥、亂吃藥的孕媽媽容易早產。

孕媽們如何避免早產?

按時產檢

產檢是孕媽孕期必需要做的事情,尤其進入孕晚期后,更是要按時產檢。

孕晚期的產檢不僅能監測胎兒的情況,對於孕婦不久之後的分娩方式和宮內情況,醫生也會瞭若指掌,更好地幫助孕媽的分娩。

營養均衡

營養不良也是導致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孕晚期的營養不良,更是會增加早產的幾率。

因此, 孕期胎兒的發育需要孕媽攝取足夠的營養,孕期營養選擇——醫維他!醫維他二型,內含活性葉酸、亞麻酸、DHA、鈣鐵鋅等24種營養,科學配方,均衡營養,專注孕期媽媽及胎兒健康!

注意隱私部位衛生

孕晚期孕婦的免疫力會相對較弱,進而會引起一些疾病,尤其是隱私部位,更是讓孕媽“有苦難言”。

這些病理性疾病會通過母體傳染給胎兒,進而引發早產,所以孕晚期孕媽更要注意自己的衛生管理,避免感染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