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智慧:家居業的新革命,未來已來?
更新于:2025-03-26 09:11:28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家居行業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變革。當您踏入家門的那一刻,一系列高科技設備已經悄然啟動,為您營造出一個既舒適又個人化的居住環境。環境感測器自動調節空氣品質,照明系統依據人體生物鍾調整光線色溫,而智慧冰箱則通過視覺識別技術提醒您食材的新鮮程度。這一切,都得益於AI大模型的深度介入,使得智慧家居從簡單的自動化操作邁向了真正的智能化時代。

智慧家居市場的增長勢頭強勁,前景廣闊。據TechInsights最新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智慧家居設備、服務及安裝費用支出將同比增長7%,總額突破1250億元大關,其中中國市場更是以高達20%的增速領跑全球。展望未來,到2030年,全球智慧家居相關支出預計將逼近1950億美元。這一波增長浪潮,離不開人工智慧、感測技術和邊緣計算等技術的共同推動,它們正攜手引領家居行業的深刻“革命”。

在人工智慧的賦能下,未來的家居系統將實現設備間的無縫互通,操作全自動且可遠端管理。智慧系統能夠根據用戶的個人化需求,自動調節室內照明、溫控等系統,使用者只需通過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即可隨時隨地監控和控制家中的一切。智慧家居的概念,正逐步升級為更加全面的“全屋智慧”。

回顧歷史,智慧家居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已逾二十年,但早期由於價格高昂、智能體驗不佳等因素,增長一直較為緩慢。2001年起,國內陸續湧現出深圳賽萬特、深圳興普印象等智慧家居廠商,然而高昂的價格和有限的智慧體驗限制了市場的拓展。直到2014年前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小米、華為等企業引領的智慧硬體創業熱潮,智慧家居產品才從單一的智慧門鎖、照明、電視等,發展到能夠初步交互聯動的智慧音箱等設備,消費者對智慧家居的認知度大幅提升。

然而,早期的智慧家居產品仍依賴固定程式和手動控制,缺乏智慧感知和自學習能力,使用者操作複雜。隨著AI技術的突破,這一局面正在發生改變。借助感應技術的發展和大模型的學習分析能力,智慧家居的信息處理能力顯著提升。例如,海爾旗下的睡眠監測儀已能實時監測睡眠狀態,聯動空調自動調節溫濕度。

面對智慧家居這片廣闊的藍海市場,眾多參與者紛紛入局,展開激烈角逐。目前,賽道內主要有四大主導力量:以海爾、美的、海信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以百度、阿裡巴巴、亞馬遜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以華為、小米、蘋果為代表的3C企業;以及專注於智慧家居領域的創業公司。它們各自採取不同的策略推進智慧家居產品的發展。

傳統家電企業圍繞家居場景,對家電進行智能化升級,如美的推出的“美的智慧家”全屋智能解決方案。互聯網企業則更傾向於打造入口級的智慧單品,如智慧音箱,以帶動其他聯動控制產品,構建智慧家居生態。3C企業依託生態鏈優勢,構建了較為完整的智慧家居生態系統,如華為鴻蒙智家已積累3000多家合作夥伴,SKU高達6000多種。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作為手機廠商,率先在智慧家居市場收穫紅利,憑藉16.3%的市場份額穩居中國智慧家居行業出貨量榜首。

然而,智慧家居產業鏈複雜,涵蓋傳統家電產業及軟硬體技術等相關設備。上游技術層包括主控晶片、智慧感測器、智慧控制器等領域;中游則涉及家電家居製造及操作系統等。在這一新的供應鏈格局下,傳統家電企業面臨挑戰。它們以往在上游製造環節相對簡單,主要優勢在於品牌和管道。但在智慧家居時代,消費者更看重產品的智慧化程度和整體解決方案。因此,傳統家電企業需要逐步摸索出新的硬體和供應鏈認識論。

儘管技術在不斷發展,但商業利益導致不同企業的智慧家居產品通常無法互通。家電企業若將控制權交給第三方平臺,用戶數據可能被輕易收集,市場份額也可能被搶佔。因此,構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已成為眾多企業的目標。它們紛紛致力於打造自己的生態系統,希望成為未來數位生活和全屋智慧的核心樞紐。

在這場智慧家居的變革中,消費者將迎來全新的家電、家居使用習慣。未來的家庭生活中,這些產品將不再是簡單的執行工具,而是具備自主思考能力的“智慧管家”。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價值將加速集中,這對於領域中的大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