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剛從老家回來沒多久,這幾天又開始想家了。還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會變著花樣做各種麵食,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各種素餡餡餅,小時候肉貴,家裡種菜,所以素餡餡餅吃得最多。白菜的、蘿蔔的、韭菜的、野菜的,多種多樣。只要是菜,我妈总能做出比肉还香的美味。
如今我也成家了,做了兩個孩子的媽媽,從最開始的不會做麵食,到現在各種麵食也算精通,讓我最想念的,卻還是媽媽做的餡餅。
這款白菜雞蛋粉條餡餅,小時候可沒少吃,因為我家每年種的白菜都能從冬天吃到春天,便宜又實惠,總也吃不夠。白菜的清甜、雞蛋的鮮香、紅薯粉條的Q彈,完美地融合在薄薄的餅皮里,我一口氣能吃五個!
今天就來分享這美味餡餅的做法,營養豐富,簡單快手,希望我的朋友們也能喜歡。
食材配料表:大白菜、雞蛋4個、紅薯粉條1小把、紅燒醬油、鹽、香油、麵粉、清水、食用油;
做法:1、白菜洗凈後切碎,用鹽拌均勻,腌5分鐘以上,讓白菜出出水。
2、把白菜擠去水分,放到小盆裡。4個雞蛋打散,炒鍋加熱,放油,油熱后倒入蛋液炒熟,切碎,和白菜放一起;紅薯粉條用開水燙至透明,撈出瀝水,切小段,用紅燒醬油拌均勻,也和白菜放一起。
3、加入香油、少許鹽,攪拌均勻,白菜雞蛋粉條餡就做好了。
4、麵粉和清水以2:1的比例混合均勻,揉成一個光滑柔軟,偏軟一點的麵團,蓋上保鮮膜,醒面15分鐘以上;醒面完成後再次揉均勻,搓成長條,切成小面劑,大小和餃子皮差不多,或者稍微大一點,按扁;
5、將小面劑撒上乾麵粉,擀成薄如紙張的圓形餅皮。擀麵餅需要多練習,才能越擀越薄,還不會破。
6、餅皮托在手心裡,放上調好味的餡料,我喜歡薄皮大餡,所以餡放得比較多一些;
7、餅皮對折捏緊,再捏出花紋,一個餡餅生胚就做好了;
8、平底鍋加熱,鍋熱后刷一層油,把做好的餅胚放到鍋里,表面再刷一層油;
9、一面煎至發黃,翻過來再煎另一面。餡餅裡的餡基本都是熟的,只需要把餅皮煎至發黃熟透,裡面的餡也就熟透了,比肉餡更省時間。
餡餅做好了,外焦裡嫩,薄皮大餡,鮮香味美,好吃到停不下來。雖然只是簡單的食材,簡單的做法,也能做出不簡單的味道。
食物承載的遠遠不止食材本身,還有屬於它的特殊記憶。每次吃到它的時候,就會想起小時候,媽媽如果說晚上做餡餅,我做完作業後就會把白菜剁好,用鹽腌上,燒開水燙好粉條,揉好面醒著,這樣媽媽幹完活回到家,前期工作我都做完了,媽媽就可以直接去做,節省時間,我也幫媽媽分擔了工作。媽媽烙餡餅的時候,我在旁邊剝蒜,陪她說話,那一刻,永遠是最溫暖的。
餡餅做法分享結束,學會了,就做給自己或你愛的人吃吧。願這道白菜雞蛋粉條餡餅,能為你的生活增添一份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