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底層邏輯?什麼是頂層思維?
更新于:2025-03-26 08:25:29

這是本公眾號的第 92 期分享

本文共2100個字 | 閱讀需要7分鐘

很多人在聊天時,經常會提到“底層邏輯”和“頂層思維”,這兩個高級又讓人搞不懂的詞彙,它們分別是什麼意思呢,今天跟大家仔細解釋解釋。

需要的小夥伴們碼住收藏!

1. 什麼是底層邏輯?

底層邏輯目前為止沒有什麼統一的解釋。

說法一:事物背後最本質的原理,不足為外人所知的一種神秘存在。

說法二:指的是一件事,內部一種運作方式。

大佬談話也會說到——

查理·芒格這樣說:

“在商界有條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則,它分兩步:

1)找到一個簡單的、基本的道理;

2)非常嚴格地按照這個道理行事。”

《原則》作者瑞·達利奧這樣說:

“所有一切的運轉,都有賴於深藏其中的原則,也就是一串又一串的因果關係決定了這個世界的走向。

如果你探索出了因果關係,虽然不可能是全部,但最好是絕大部分,那麼你無疑就掌握了打開這個世界藏寶箱的鑰匙。”

著名商業顧問劉潤這樣說:

“做任何一種商業,都需要找到其最本質的原理。”

他們其實說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所說的底層邏輯。

這些觀點和看法都有一個共同點——事物背後蘊藏的一種基本的運行方式或規律。

2. 底層邏輯的實例

底層邏輯看不見摸不著,若非深入某個行業,是萬萬不可知的。

如果沒有人告訴你,那麼你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裡面的底層邏輯是怎樣的。

比如互聯網行業的底層邏輯是什麼,說白了就是流量的變現生意。

實例一:餐飲連鎖的底層邏輯

蜜雪冰城令人出乎意料的一點是,它竟然比喜茶更賺錢,估值也更高。

這有點顛覆人們的認知了,就像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打敗萊昂納多拿了奧斯卡一樣,讓人很難理解。

蜜雪冰城是靠什麼賺錢的?靠賣奶茶賺錢嗎?是的,但這隻是表面。

蜜雪冰城賺錢的底層邏輯是供應鏈,那一萬多家門店本質上是奶茶原料的銷售點。

從這個底層邏輯出發,你會發現,名創優品、正新雞排和蜜雪冰城是一樣的,只是提供的產品不同而已。

一個品牌一旦有了幾百家門店,有了後端供應鏈,之後加盟的門店不管是一百家還是一千家,邊際成本是不會發生明顯變化的。

也就是服務一百家門店,公司需要五十人的話,服務一千家還是五十人一樣可以承受得住。

這裡有個前提是加盟,不是直營。

直營的連鎖品牌邊際成本隨開店數量增加而不斷增長,一旦遇到風吹草動,抗風險能力特別弱。

國內餐飲連鎖超過一千家規模的品牌不多,就是因為這個底層邏輯不太好理解,且理解後不太好落地,供應鏈的打造沒有個幾年的功夫很難跑通。

最後用簡短的話匯總一下餐飲連鎖的底層邏輯:

通過控制上游供應鏈,形成成本優勢,然後用低價策略,海量開店的模式,在每一個線下門店“傾銷”產品。

實例二 房地產底層邏輯

國家房地產的原來的底層邏輯是通過把土地賣出去,老百姓拿錢買房子,從銀行貸款,就形成了一個經濟發展的底層邏輯。

具體就是政府賣地,地產公司建房子,銀行給提供錢,老百姓買房子,這樣促使社會的迴圈。

現在出現了什麼?

銀行不給地產公司錢,政府不能老是賣地掙錢,政府要從房產稅掙錢,因為房子多了,所以政府賣地少了。

房地產公司銀行貸不到錢,老百姓貸不到錢。

也就是現在房地產出問題出在這,這叫底層邏輯發生了變化。

3. 什麼是頂層思維?

頂層思維,卻是一種自上而下、由大到小的框架思維。

它和底層邏輯最大的不同,就是轉換觀察的視角。

頂層思維這個詞,用確切的計算機術語講,叫做“遞歸思維”。

遞迴思維是相對於遞推思維而言的,我們很多人做事都是沿襲遞推思維的邏輯,自下而上一點點往上拱的。

昨天怎麼做的,今天就怎麼做;我的前任怎麼做,我也怎麼做。

這類思考模式,用一個通俗的說法,叫做“隨機思維”。

隨機思維的一個最大問題是,一葉障目,將自己鎖死在低效率的小圈子裡都未曾覺察到。

4. 有沒有頂層思維的區別?

用一個剛進大學讀書的大學生做例子,隨機思維會是這樣的:

  • 宿舍里沒有誰願意當舍長,結果用抓闤的方式當上了舍長;

  • 二年級的時候來了一個外教,激發了自己對西方歷史的興趣,於是研讀了一陣子歷史書;

  • 臨畢業的時候,發現好的工作單位都要求有實習經驗,於是開始托親戚朋友介紹實習工作的機會。

每次行動,都是由外在的機緣觸發的。

一個有頂層思維的大學生,很可能會這樣去規劃:

  • 找工作得有實習經歷,所以大二、大三的暑假必須安排實習;

  • 上大學是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所以作為一個理科生要參加一些諸如詩社與話劇表演的興趣小組;

  • 為提升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爭取在學生會或班級宿舍擔任一些職務;

  • 為避免文化上的近親繁殖,交朋友時走出老鄉和本系同學的圈子;

顯而易見,同樣在大學呆四年,上述兩個同學畢業后獲得的機會一定是大不一樣的。

頂層思維則從事物的核心原理出發,用積極的姿態去尋找解決方案,將目標與現狀連接,找到其中的必然步驟,然後列出次序一一落實。

5. 學習底層邏輯和培養頂層思維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它客觀存在的規則,就像天道里丁元英說的——

“天道,不以人的意志所轉移”

底層規律不會因為人的思想、想法而發生改變,如一顆石子不會因為希望它變成金子它就會變成金子。

客觀世界是不為人的意志所轉移的。反之,主觀世界是可以為人的意志所轉移的。

學會看透事物的底層邏輯,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而不被表像所迷惑,順著本質的原因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培養自覺跳出自我視角經驗主義的思考方式,培養自己的“上帝視角”洞察事物,找到規律,找到方法。

教父中的經典臺詞 :

“那些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了一輩子都看不懂本質的人,註定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關於我:

Hiphop村 | 95后 | 互聯網運營打工人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鳥哥筆記作家

專注思維|思考|互聯網等領域乾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