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巫術》到《最終幻想》:經典RPG的誕生之路
更新于:2025-03-26 08:14:43

《巫術:瘋狂領主的試驗場》是一款在角色扮演遊戲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其影響力跨越了數十年。這款遊戲最初於1981年在Apple II電腦上發佈,成為首批將“龍與地下城”風格帶入家用電腦的遊戲之一。它不僅開創了先河,還激發了眾多後來成為經典的RPG作品的創作靈感,如“勇者鬥惡龍”和“最終幻想”。

《巫術》由安德魯·C·格林伯格和羅伯特·伍德海德共同創作。在遊戲中,玩家需要探索特雷博城堡的迷宮,尋找寶藏,與巨人、獸人和吸血鬼等怪物戰鬥,積累經驗和物品,為最終與邪惡巫師瓦德納的決戰做準備。

近期,伍德海德和其他幾位關鍵人物在文章中分享了這款遊戲40多年前的開發故事。

伍德海德1959年出生於英格蘭肯特郡,後隨家人移居加拿大和美國。他在紐約州奧格登斯堡度過了童年,對科幻小說、業餘無線電和電腦產生了濃厚興趣。高中時,伍德海德向當地大學申請使用計算機終端學習程式設計,母親每周開車40英里送他去學習。

伍德海德在大學期間學會了程式設計,並開始編寫自己的遊戲。他回憶說:“我利用周末時間在一所大學學習程式設計,第一本教材是《101 BASIC Computer Games》。”

進入康奈爾大學后,伍德海德發現學校沒有計算機科學的本科課程,於是他選擇了心理學專業,並利用空餘時間使用學校的PLATO計算機系統。這個系統不僅包含教育軟體,還有許多早期電腦遊戲,對伍德海德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PLATO系統裡,我找到了類似《巫術》的地下城遊戲,還支援多人連線。”伍德海德說,“一款叫做《帝國》的30人太空戰爭遊戲讓我特別著迷,有時候一局遊戲要持續幾天。”

伍德海德在大學期間開始為一家電腦商店編寫庫存和商業軟體,後來購買了自己的第一台TRS-80家用電腦。然而,由於過度沉迷於程式設計,他的學業受到影響,最終被停學一年。在母親的鼓勵下,他開始尋找新的方向,這最終促成了Sir-Tech公司的誕生。

伍德海德的父母曾經營一家生產樹脂砂的公司,但在父親去世后,母親需要有人幫忙經營。弗雷德·西羅泰克成為了他們的合作夥伴,並在伍德海德停學期間為他安排了工作。伍德海德開始為西羅泰克編寫軟體,並設計了一個計算原材料成本變化的程式以及一套郵購申請系統。

1979年,伍德海德和西羅泰克決定成立自己的軟體公司,並命名為Sirotech(后更名為Sir-Tech)。起初,他們計劃繼續開發辦公軟體,但伍德海德很快對遊戲產生了興趣,並開發了太空射擊遊戲《銀河侵襲》。

在開發《銀河侵襲》的同時,伍德海德還在尋找其他適合Sir-Tech發行的遊戲。他與安德魯·C·格林伯格取得了聯繫,兩人決定合作開發一款地牢遊戲,即後來的《巫術》。

“我們在大學時就認識,但當時關係並不好,因為我們都想使用PLATO系統。”伍德海德回憶說,“但停學後,我們的關係變好了。1980年6月,我聯繫安德魯,問他是否有興趣製作遊戲。他已經用BASIC語言編寫了一款類似的遊戲,於是我們決定合作。”

兩人開始用Pascal重新編寫遊戲,並沿用了格林伯格的設計原則。他們都喜歡玩《Ouiblette》和《Moria》等地牢探索遊戲,因此將這些元素融入《巫術》中。玩家可以在城鎮邊緣的訓練場組隊,選擇種族、陣營和職業,然後進入城堡地牢冒險。

《巫術》採用暗黑奇幻背景,整體難度較大,但伍德海德和格林伯格在遊戲中注入了幽默感。他們用各自名字的字母倒序命名了瘋狂領主特雷博和邪惡巫師瓦德納。

1980年9月,伍德海德和格林伯格完成了一個可運行的版本,但遊戲仍存在大量Bug,且需要等待蘋果公司發佈新系統。他們開始修復Bug,並在1980年11月參加了紐約個人電腦展覽會,接受了玩家的首批訂單。

在開發過程中,格林伯格的朋友們也參與了測試,其中包括為遊戲中最具標誌性的怪物“墨菲的鬼魂”命名的保羅和海倫·墨菲。

然而,在《巫術》開發初期,Sir-Tech內部對遊戲的前景存在疑慮。弗雷德和諾曼·西羅泰克認為Apple II遊戲市場太小眾,無法賺取可觀利潤。但羅伯特·西羅泰克加入公司后,對遊戲表示支援。

隨著Sir-Tech加強營銷活動並獲得更多反饋,這些疑慮逐漸消退。1981年4月,《大眾機械》雜誌記者尼爾·夏皮羅稱讚《巫術》將Apple II的性能推向極限,可能會開闢新的程式設計領域。一個月後,《創意計算》雜誌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為了進一步修復Bug並獲得玩家反饋,伍德海德提議在1981年6月的波士頓蘋果節上推出測試版本。測試版名為《絕望地牢》,受到了玩家的熱烈反響。

1981年9月,《巫術》正式發售,獲得了巨大成功。第一年就賣出了2.4萬份,讓弗雷德和諾曼·西羅泰克意識到之前的想法是錯誤的。

隨著《巫術》的成功,大量作弊程式和攻略書開始出現。Sir-Tech阻止玩家使用作弊器,並威脅不提供保修。他們還推出了修訂版本和續作《巫術2:鑽石騎士》,並在日本市場取得了成功。

許多日本知名遊戲開發者都玩過《巫術》,包括“最終幻想”之父坂口博信和“勇者鬥惡龍”創作者堀井雄二。他們受到《巫術》的啟發,將部分元素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伍德海德繼續為《巫術》系列開發遊戲,直到1987年《巫術4:瓦德納歸來》發售。1988年,他與聯合設計師羅伊·R·亞當斯三世共同創辦了動漫授權公司AnimEigo。格林伯格則在《巫術5:混沌核心》后不再直接參與系列製作,後來成為智慧財產權和科技界律師,並於2024年去世。

西羅泰克家族仍然擁有《巫術》系列的版權,並近期授權給Digital Eclipse進行重制。重製版大幅升級了圖像、音效和自定義選項,吸引了新玩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