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智慧化突圍戰:能否在新能源浪潮中逆襲?
更新于:2025-03-25 23:41:13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國內汽車市場迎來了一股新的潮流——智能駕駛的普及。長安、比亞迪、嵐圖等新能源品牌紛紛將“智駕普及”作為新一年的戰略重點,智能駕駛技術已成為當今車市競爭的重要籌碼。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像是,目前能夠實現“全國都能開”高階智能駕駛的車型大多集中在新能源車領域,尤其是純電動車型。

儘管“智慧是汽車的下半場”已成為行業共識,但這並不意味著燃油車已被排除在外。近期,多家以燃油車銷量為主力的合資品牌也宣佈將加大智慧駕駛領域的投入。其中,一汽-大眾提出了“燃油三步走”的智駕戰略,旨在逐步普及並提升燃油車的智能駕駛能力,最終實現高階智能駕駛的全覆蓋。

一汽-大眾的這一戰略不僅表明瞭其對智慧駕駛技術的重視,也反映了燃油車在智慧化浪潮中的積極應對。事實上,儘管燃油車在動力總成、補能成本等方面與新能源車存在顯著差異,但在智能化領域,燃油車並非毫無作為。

早在多年前,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就曾指出,新能源汽車是實現智慧化的最合適載體。這主要是因為新能源車擁有電氣化架構,能夠支援智慧化設備的高強度、長時間運轉。相比之下,傳統燃油車由於配備的電池組容量有限,難以滿足智慧化設備對電力的需求。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新能源車都能輕鬆實現高智慧化。基於傳統燃油平臺打造的“油改電”車型在智慧化方面往往受到限制。這些車型雖然具備了一定的智慧化功能,但在智能駕駛硬體佈局和智慧化深度上仍有待提升。

面對智能化趨勢,燃油車要想實現突破,必須從底層架構開始改變。大眾集團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其推出的全新一代邁騰、帕薩特Pro以及全新探岳L等車型,在智慧化水平上達到了新的高度。這些車型雖然仍基於MQBevo平臺打造,但引入了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提升了數據傳送速率和通信能力,為智慧化功能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援。

上汽奧迪A5L作為首款搭載華為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燃油車,也展示了燃油車在智慧化方面的潛力。這款車型採用了全新的E³ 1.2電子電氣架構,支援多個感測器的融合和控制多個領域的智慧化功能。儘管其智駕體驗與處於第一梯隊的新能源車仍有差距,但已足以吸引對智慧化有需求的消費者。

然而,智慧化浪潮洶湧而來,留給燃油車的時間並不充裕。隨著新能源月度滲透率的不斷提升,燃油車逐漸成為少數人的選擇。儘管如此,燃油車在市場上仍具有一定的認可度。尤其是在價格優惠的刺激下,不少消費者仍願意選擇燃油車。

對於合資品牌而言,引入智慧化或許是在國內市場的另一條發展道路。在保留價格優勢的前提下,如果燃油車能夠搭載最新的智能技術,雖然智能體驗可能不及主流新能源車,但仍有可能吸引大量消費者。

總之,在智慧化趨勢的推動下,燃油車與新能源車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儘管燃油車在智慧化方面面臨諸多挑戰,但只要能夠積極應對、不斷創新,仍有可能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