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後,做好這3件事,就是晚年幸福的開始!
更新于:2025-03-26 08:07:47

時光交疊,一年又一年。

我們一方面享受著不斷成熟的人生,一方面又常常因為年齡的增長而陷入焦慮。

我們縱然無法阻擋歲月的流逝,於是,在六十歲時,我們又開始期盼能夠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退休之後,有人幸福開心,有人滿面愁容。

這其中有很多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始終是我們自己。

要想晚年幸福,就一定要做到三件事,擁有三個“觀”。

答案藏在你的“五觀”裡:年齡觀、人生觀、事業觀、財務觀、婚姻觀。

01 年齡觀: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精彩

和同事聊天,他們大都懼怕衰老,認為老,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但同樣有很多人,無懼歲月的痕跡,他們會坦然面對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美麗。

61歲的葉童,無懼衰老,在很多人因為年齡的增長和容貌的老去而深感焦慮時,她說:“年齡只是一個數位,怕什麼?”

如今的她,滿頭白髮,被人嘲笑太衰老,她毫不在意,每天和普通人一樣,上街買菜,坐車時打個盹,活得最真實,最自然。

如今的她,面對逐漸老去的年齡,她希望 能偶 創造出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她向開演唱會,向開畫展,想做一切她想做的事情。

這樣的葉童,像一朵不知名的花,不爭豔,不張揚,卻愈品愈香。

不管是年輕,還是年老,不管是青絲,還是白髮,我們都不用恐懼。

這些都是時光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帶著歲月的味道,綿長而深遠。

當步入六十歲時,我們可以坦然地說:哇,真好,我們可以過我們喜歡的人生了。

02 人生觀:要敢於面對全新的人生

電影《實習生》中,70歲的本·蕙科特退休后,有很多的計劃,他想旅遊,想休息,想運動,想好好享受人生。

平靜的生活沒有維持太久,他再次踏入職場,成為了一名老年實習生,和年輕人在一起打拼。

雖然辛苦,雖然吃力,但他很開心,認為自己的人生還有價值。

很佩服他們的勇氣和膽量,敢於面對多段式的人生,擁有無限的可能。

有人認為,到了六十歲,就應該躺平,每天買菜做飯,養花遛鳥。

不可否認,這樣的生活是很好,但誰又能說,這是唯一的選擇?

人生從來沒有“應該”,有的應該是“可能”。勇敢地去嘗試,去開始屬於自己的全新人生,去闖蕩世界,去環遊世界,去嘗試我們曾經夢想的,卻又沒有機會實現的事情。

想想看,既有隨時清零的能力,也有重置人生的魄力,這樣的人生,有多麼酷爽?

03 幸福觀:追逐幸福是畢生的目標

餘生很長,不講究,才是最好的態度。

生活過成什麼樣,全在於我們的態度。

我就曾經看到不少人,在馬路邊摘下一束野花,回到家,種在花瓶中,放在表單上,可以嗅到大自然的氣息,多好。

還有不少人,在下班的路上,隨手拍下匆匆趕回家的人們,在商店裡打拚生活的商人們,還有那些路邊熱騰騰的饅頭花卷,帶著熱氣,也帶著一份感動。

這些小小的瞬間,令人感動。

它們永遠都在那裡,關鍵就在於我們能否發現他們。

六十歲,是一個能夠發現美、感知美的年齡,我們要比年輕時,擁有更加平和的心態,也擁有了一份感知幸福的能力。

過好平凡的每一天,哪怕只是清晨的一縷陽光,飯桌上的一碗稀飯,夜晚的一場美夢。

心情好了,日子自然也就好了。

六十歲,別為年齡恐慌,也不必為未來焦慮。

餘生很長,只要我們願意,一切都來得及。

我們需要放平心態,調整心情,過好每一天,珍惜時光,笑對餘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