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症高發,是吃太多食品添加劑惹的禍?4種添加劑真的要遠離
更新于:2025-03-26 08:05:30

小優(化名)在11歲時被查出罹患肝癌,確診後不到半年時間就被病魔無情地奪走了生命。這個結果令一家人難以接受,這麼小的小孩怎麼會被癌症找上門。對此,醫生解釋道,小優雖然年紀小,但一直飲食習慣很差,日常經常吃零食、方便麵、燒烤等食物,更是飲料當水喝。這些很可能是促進其肝癌發生的元兇,但也僅僅只是猜測。

自那之後,小優的媽媽就對這些食物深惡痛絕,她認為是這些食物內的添加劑使得小優患癌。

關於食品添加劑,很多人都有很大的惡意,更甚者很多人認為我國癌症高發就是因此而導致,到底食品添加劑有沒有那麼大危害呢?

一、中國癌症高發,是吃太多食品添加劑惹的禍?

食品添加劑在生活中十分常見,添加的目的是為了改善食品品質、色香味、防腐、保鮮等。添加劑可分為化學合成、生物發酵以及天然提取等方式製造,目前全球範圍內批准使用的添加劑大約有15000種,我國允許使用的添加劑有2300多種,日常常見的很多食物內都有食品添加劑。

實際上,食品添加劑並不是近代才出現的,只不過早期對於食品添加劑沒有統一的規範和管理,所以大家才沒有意識到。如做豆腐過程中使用的鹵水、做饅頭放的面鹼,均屬於食品添加劑。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表示,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工業內有重要的地位。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可促進食品工業發展,且不會影響到公眾健康。而且我國並不是世界範圍內使用添加劑最多的國家相較於其他發達國家,我國允許使用的添加劑數量反而更少一些。

對於食品添加劑,我們是無法完全避開的。如我們日常常用的油鹽醬醋茶,也都有添加添加劑,如食用油可放置較長時間是因為添加了抗氧化、醬油和醋需要添加防腐劑、味精內的谷氨酸鈉也是食品添加劑。

只要是符合以下三個標準的食品添加劑,就是安全的,無需刻意躲避。

①食品添加劑品種是國家允許的;

②在規定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

③使用量不得超過最大限值、殘留量不得超過最大限值。

二、為何很多食品安全事件都和食品添加劑挂鉤?

科信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曾對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問題進行解答,很多人在新聞上會頻繁看到與食品添加劑相關的安全問題。

這其實是因為不法商家使用了違法添加劑所致三聚氰胺、蘇丹紅、吊白塊、工業明膠等添加劑都是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除了違法添加禁止使用的添加劑外,還有些食品添加劑事件則是因為超量、殘留量超標問題引起。

添加了食品添加劑的食物不一定就不好,很多食物在添加食品添加劑后可預防腐敗變質,還有些食物則是因為添加了營養強化劑,可避免營養不良等問題。

實際上,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反而容易存在安全問題,如肉製品、烘烤食品、方便食品不添加添加劑的話,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人在食用后容易威脅健康。

三、這些傳言會致癌的調味品,都是假的!

除了食品添加劑會致癌的傳言外,還有傳言稱日常常見的調味品也有致癌風險,其實這些傳言也同樣不可信。

1、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傳言稱該物質加熱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焦谷氨酸鈉,長期攝入會導致身體患癌。

事實上焦谷氨酸鈉並不是致癌物,它的出現只是會讓味精失去鮮味,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影響。

2、蠔油

蠔油致癌的說法也是同理,傳言稱蠔油加熱到120℃以上后內里會產生焦谷氨酸鈉,人在食用後會增加致癌風險。

蠔油在高溫下長時間加熱會產生焦谷氨酸鈉不假,但該物質不會致癌,只是會讓蠔油失去鮮味,日常添加蚝油建議在快起鍋的時候加,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留鮮味。

對於食品添加劑,我們不必過分的抗拒,在允許添加的前提下,並不會對健康帶來過大的威脅。日常不建議盲目迷信無添加的食物,這種食物不見得就安全。

參考資料:

[1]《科學認識食品添加劑》.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2022-10-29

[2]《真相 | 食品添加劑可以提高舌尖上的享受和安全?專家這麼說……》.央視新聞.2016-12-27

[3]《味精、雞精是“害人精”,吃多了會致癌?醬油比蠔油更健康?一文揭开家庭常用调料的真面目》.家庭醫生.2022-11-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