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開始形成時,人常會感覺4處不對勁,但很少有人重視!
更新于:2025-03-26 08:04:34

“醫生,我最近嗓子總是啞,還有點咳嗽,不會是感冒沒好吧?”

門診室里,30歲的李先生一臉輕鬆地對我說。

他的聲音沙啞,透著一絲疲憊,顯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咳嗽多久了?”

我邊問邊翻看他的檢查報告。

“兩個多月了吧,沒啥大事,就是偶爾咳嗽帶點血絲。”

先生依舊漫不經心。

我的心一下子緊了起來,這個癥狀絕不是簡單的“感冒”或“上火”。

果然,CT顯示他的肺部有一個異常陰影,病理報告最終確診為肺癌中期。

那天,李先生的笑容瞬間消失,帶著不可置信地問我:

“早一點檢查,能避免這種結果嗎?”

作為一名醫生,這樣的場景並不少見。

很多患者在癌症確診前,其實身體早已發出了信號,但因為這些信號常被忽略,等到發現時,病情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

這篇文章,我想通過李先生的故事,告訴大家惡性腫瘤開始形成時,身體常常會有 4處“異常信號”,它們是身體的求救信號,千萬別忽視!

信號一:久咳不愈——別總以為是“感冒”

先生的情況並非個例。

很多人,特別是煙民,嗓子不舒服、咳嗽幾周甚至幾個月,總覺得是小毛病,結果錯過了最佳診治時機。

如果咳嗽持續超過兩周,尤其是咳出血絲或伴隨胸痛、氣短、體重下降等癥狀,一定要儘早就醫。

這可能是肺癌、喉癌等惡性腫瘤的信號,而不是普通的“感冒”或“氣管炎”。

這點對長期吸煙者或有家族癌症史的人尤為重要。

像李先生,他以為是天氣乾燥引起的“老毛病”,直到CT檢查揭示真相。

信號二:莫名體重下降——“瘦”也可能是一種危險

接診中,我常聽到類似的問題:

“醫生,我這陣子瘦了十斤,但沒減肥也沒生病,是不是胃口好了一點?”

患者語氣輕鬆,帶著些許炫耀,似乎覺得突然變瘦是一件好事。

但事實上,短時間內莫名其妙地掉體重,尤其是超過10斤,是惡性腫瘤的典型信號之一。

腫瘤細胞會消耗大量的能量,並改變身體的新陳代謝,導致快速的消瘦。

先生在確診前也提到,他最近“瘦得很快”,以為是壓力大造成的。

如果沒有刻意節食、運動卻出現異常的體重下降,尤其是伴隨疲憊無力、食慾減退等現象,請務必警惕!

信號三:消化不良和異常腹痛——別只當是“吃壞了肚子”

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統腫瘤早期的癥狀,往往被誤認為是普通的腸胃問題。

先生確診后回憶起,他前幾個月常有胃部隱痛,但因為痛感不強烈,他並未在意,甚至沒有想過做胃鏡檢查。

其實,這種消化道癥狀很常見,但持續的腹脹、腹痛、黑便或血便等異常現象,背後可能隱藏著癌症風險。

如果持續出現腹脹、腹痛、黑便或血便等癥狀,特別是合併食欲不振、體重下降,就要引起重視。

胃鏡、腸鏡檢查可以説明早期發現消化道腫瘤,而這些檢查的痛苦遠小於晚期癌症帶來的困擾。

信號四:身體某處莫名腫塊——“沉默的信號”

癌症很狡猾,常通過身體表面的一些腫塊悄悄傳遞危險信號。

先生曾提到,脖子上的淋巴結腫大過一段時間,但因為沒有疼痛,他就覺得“沒啥大不了的”。

這個“小事”卻成了後來確診的重要線索。

女性乳腺癌、男性睾丸癌等早期通常表現為無痛腫塊,患者常因不痛不癢而忽視。

而一些隱藏較深的腫瘤,如胰腺癌,甚至沒有明顯外在癥狀,等被發現時往往已經處於晚期。

身體任何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特別是逐漸增大的無痛性腫塊,都應引起警惕。

如果腫塊質地堅硬、邊界不清晰,更需要儘快檢查。

如何避免忽視這些信號?

先生的經歷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身體的異常信號,絕不是簡單的“上火”或“太累”。

以下幾條建議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呵護健康:

定期體檢是關鍵: 尤其是40歲以上人群,每年一次全面體檢,可以幫助發現隱藏的疾病。

重點專案如胸部CT、胃鏡、腸鏡、腫瘤標誌物檢測等,應根據個人情況選擇。

不要輕視小癥狀: 咳嗽、腹痛、腫塊……這些信號可能很微弱,但如果持續存在或逐漸加重,請一定儘快就醫。

瞭解家族病史: 如果家族中有癌症史,建議早做基因篩查和相關檢測。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吸煙、不酗酒、規律作息、均衡飲食,是遠離癌症的基礎。

學會傾聽身體: 身體不適可能是健康的警報器,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先生的結局:一個新的開始

確診后,李先生接受了手術和放化療,現在正在積極康復中。

雖然過程艱辛,但他非常後悔沒有早一點注意到身體的異常信號。

健康從來不是小事,身體的求救信號不能被忽視。

讓我們警惕那些不起眼的異常變化,及時採取行動,遠離癌症威脅。

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讓大意毀了人生!

健康無價,別讓疏忽成為遺憾!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