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頭先問大家個問題:晚上睡覺前,你都會做啥?
抓住一天中最後的時間玩手機、刷視頻?還是會把握住這個養生“黃金期”?
如果你是後者,那這篇文章簡直是為你量身定做的,照著做就好了;如果你是前者,那也不妨跟著試試,對身體也是有一定益處的。
話不多說,咱就直接進入主題,一起來看看究竟是哪3個動作吧——
1.五指梳頭:疏通經絡,促睡眠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頭面,頭是諸陽之首。人體的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均會合於頭部,其中的大小穴位有40餘個,占全身穴位的1/4。
每天睡前用手指按摩頭部,可刺激穴位,疏通頭部經絡,具有開竅寧神、醒腦提神、促進睡眠等養生作用。
但梳頭養生,看起來簡便易行,卻也要講究方法,方才能奏效。
具體操作:
先將手指半彎曲,以指代梳,力用在指腹上(不要將力量浮在指尖上,會使頭皮受傷),從額前正中開始,以均勻的力量向頭部、枕部、頸部梳劃,再梳左右兩側,每晚梳20次左右至頭皮有溫熱感。
注意:
要從前往後梳,再梳左右兩側;動作緩慢而柔和,以不感到疼痛為宜。
2.按揉耳廓:輔輔助睡眠、補腎氣
中醫認為,耳部存在著豐富的穴位,通過拉伸按壓耳部各部位,可以調節五臟的功能。中醫的耳針療法理論根據,即來源於此。
古代養生法有言:“以手摩耳輪,不拘遍數,此所謂修其城廓,補其腎氣,以防聾聵,亦治不睡也。”
想要起到助睡眠、補腎氣、健腦補虛等作用,具體方法主要有:
3.按三陰交穴:健脾益血、調肝補腎
心情煩躁、睡不著的人,不妨試試按按三陰交穴。
三陰交位於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
經常按揉此穴,可以健脾益血、調肝補腎、安神助眠,尤其適合那些愛熬夜、容易失眠的人。
定位: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際。
圖源:家庭醫生原創
操作:拇指按在三陰交穴位上,其餘四指放於小腿外側脛骨旁,拇指作環形按揉,並配以點按法。雙側同步操作,每穴約5分鐘。
每晚堅持按一按,揉一揉,有條件的拿艾條灸一下,或者敲敲打打,就會感覺到按揉三陰交穴帶來的神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