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美人》是《格林童話》中的經典故事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歡。但你知道嗎?在我們的生活中,居然也存在著“睡美人”,但不同於童話故事中的睡美人,我們生活中的“睡美人”是一群罕見病——週期性嗜睡症患者。
1.什麼是週期性嗜睡症?
睡美人綜合征稱為週期性嗜睡症,也稱為克萊恩-萊文綜合征(Kleine-Levin syndrome),以反覆發作的嚴重嗜睡伴認知、精神和行為異常為基本特徵,是一種較罕見的神經系統異常。隨著近年來睡眠醫學的快速發展,文獻報導的週期性嗜睡症患者數量增多,其患病率約為每百萬人群中出現1~2例,男 Ikata,男女比例約為2∶1。該病多見於青少年,約81%的患者在10~20歲起病。
2.週期性嗜睡症有哪些臨床表現?
週期性嗜睡症患者往往經歷兩次以上反覆發作的過度嗜睡,且每次發作持續2天以上。典型發作期持續時間的中位數是10天,極少數持續數周甚至數月。“睡美人”沉睡期間不易被喚醒,即使是醒來吃東西、喝水或如厕,“睡美人”的行為也與他們清醒時不同。“睡美人”會出現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定向感錯亂及言語混亂等異常行為。待沉睡期過了之後,患者往往不記得這期間發生的事。有的“睡美人”醒來后感覺異常饑餓,存在暴飲暴食,即病理性饑餓綜合征。週期性嗜睡症患者奇怪的睡眠現象引起了睡眠醫學領域的關注。報導發現,男性週期性嗜睡症患者在發病前可能會發生過度的性衝動,女性週期性嗜睡症患者往往合併有抑鬱情緒。
3.週期性嗜睡症如何診斷? 發現生活中的“睡美人”並且明確週期性嗜睡症的診斷非常重要。除了上述我們提到的“睡美人”的臨床表現,還需要完善多導睡眠監測(PSG)及多次睡眠潛伏期試驗(MSLT)明確睡眠情況及嗜睡程度,腦脊液(CSF)、頭顱磁共振成像等檢查明確下丘腦分泌素水準及顱內病變情況。週期性嗜睡症需要與多種嗜睡疾病鑒別,如發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及腦器質性疾病或精神障礙(特別是雙相情感障礙)、毒品或藥物濫用等。
4.週期性嗜睡症如何治療? 週期性嗜睡症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以減輕白天的嗜睡癥狀及預防復發為主,目前沒有治療此病的特效藥。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居住環境的安全,可提前做好防墜床、防跌倒等保障措施,降低“睡美人”受傷的風險。
在對症治療的藥物方面,常用藥物主要有興奮劑、鋰製劑、抗抑鬱葯、抗癲癇藥等。同時還可進行認知療法、森田療法、家庭療法、集體心理治療等,這在疾病的康復中起到積極的治療作用。
溫馨小貼士:
睡眠疾病無小事,關注睡眠助健康。週期性嗜睡症不僅僅是簡單的白天犯困和嗜睡問題,需要在醫院進行科學的檢查和診治,不可盲目自行服藥。如果您或身邊的親朋好友出現了“睡美人”現象,請及時就醫。早期進行科學的醫學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