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株傳代:並非永恆的延續!
更新于:2025-03-26 07:52:10

在生物實驗的奇妙領域中,細胞株猶如一把把關鍵的鑰匙,開啟了眾多生命奧秘的大門。然而,關於細胞株是否都能一直傳代,答案是否定的。

細胞株分為有限細胞株與連續細胞株兩類。有限細胞株就像一位有著既定行程的行者,其傳代之旅存在明確的終點。以正常的人體肝細胞株為例,在體外培養時,它大約能傳代 20 - 30 次。隨著傳代次數的遞增,細胞內部彷彿一台精密儀器的零件逐漸磨損老化。端粒酶活性降低,端粒不斷縮短,染色體結構開始不穩定,基因表達也出現異常。同時,細胞的代謝速率減緩,對營養物質的攝取和利用效率大打折扣,有害物質的積累卻日益增多,最終導致細胞停止分裂,走向生命的盡頭。

而連續細胞株則像是擁有無限活力的長跑健將,具有較強的傳代能力。如 Hela 細胞株,自 1951 年從 Henrietta Lacks 女士的宮頸癌組織中分離出來后,便在全球生物實驗室中 “大放異彩”,至今已傳代無數次。它能持續分裂得益於其特殊的遺傳變異,使其染色體端粒能夠維持穩定長度,並且細胞內的一些關鍵信號通路持續啟動,促進細胞增殖。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的傳代毫無風險與限制。在漫長的傳代過程中,它可能會發生新的基因突變、染色體易位等變異事件,從而改變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如細胞形態、生長速度、對藥物的敏感性等。此外,培養環境的細微改變,哪怕是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的微小波動,或者是培養基成分的些許差異,都可能影響其生長狀態與傳代能力。

對於生物實驗研究而言,深刻理解細胞株傳代的特性意義非凡。研究者必須依據實驗的目標與需求,審慎挑選合適的細胞株,並精心調控傳代培養的條件。無論是有限細胞株還是連續細胞株,都需要科研人員以嚴謹的態度去對待,密切監測細胞的狀態變化,如此才能確保實驗數據的精準性與可靠性,讓細胞株在探索生命奧秘的征程中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89平米中古風三居室
89平米中古風三居室
2025-03-27 01:10:00